花敬群表示,近期房价上涨是一个议题,房市就是要调控要管理,房价上涨的原因多元,这次上涨是因为资金回来,不是政府纵容炒作。这一年多来政府推动房地合一税、红单纳管、预售屋纳管等措施,显示政府是有态度的,就是要把炒作房市抑制下来。

花敬群也指出,过去一年多,房价上涨让人担忧,中南部是主战场,北市和新北,因房价相对高点,炒作资金成本相对较高。若房市进入过度炒作和恐慌结构,站在政府角度,担心民间恐慌。

处理税基 方为治本之道

为调控房价,地方政府陆续推出囤房税,花敬群认为,囤房税对短期内调控房市有一定功能,是一个药方,但也有副作用,最直接的可能导致租金上涨,为打房却让房客承担副作用,是政府最不乐见的。

花敬群表示,囤房税也涉及整体税制调整,若不考虑处理税基,只将税率上调,将使未来税基调整更加困难,因此囤房税在税制改革上,并不是好的方向,但对短期内调控房市确实有一定功能。

他指出,北市是全台最先实施囤房税的城市,惟设计差别税率时,却将单一自住房屋税基打6折,但台湾房地产税制问题就是在于税基偏低,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因应上次台北市长选举,涉及政治因素。

花敬群重申,囤房税有一定效果,但不是唯一解方,例如财政部推出房地合一2.0、央行推选择性信用管制、内政部祭出预售屋合约限制转售等,各部会都推出不同药方,希望能抑制炒作情形。

对各部会打房政策,花敬群说,央行选择性信用管制,时效性最高,所以由央行发起;内政部是对预售屋案场全面稽查,前年底开始全面稽查,因採按户栋处罚,台中有建案因此被罚了1,000万。预售屋换约就是投资客炒作最主要管道,内政部从这管道切入,管理预售炒作行为,禁止换约政策公告后,台面上一些群组就主动宣布关站,投资客降价转卖,达到调控市场目的。相关预售屋禁止换约政策修法,还要经行政院会通过,由立法院审议。

#副作用 #税基 #内政部 #调控 #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