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车市饱受晶片短缺之苦,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受创尤深。中国工信部28日表示,从重点汽车企业监测情况看,车用晶片供应好转,但仍有一定缺口。工信步将进一步支持相关企业,稳妥有序提升国内晶片生产供给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缺芯(晶)」影响。
根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AFS)1月公布的资料显示,由于晶片短缺,2021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1,020万辆。亚洲地区的汽车工厂受到的衝击最大,汽车减产量超过360万辆,其中,中国的减产量约为198万辆,约占全球汽车累计减产量的19%。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28日在国新办记者会上表示,从重点汽车企业监测情况看,汽车晶片供应短缺情况虽然已在逐步缓解,但相对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和排产计画来看,目前仍还有一定的缺口。
辛国斌指出,考虑全球主要晶片企业已经加大了车规级晶片的生产供应,新建产能也将于2022年陆续释放,国内部分晶片产品供应能力也在逐步提升,预计汽车晶片供应形势还会持续好转。
辛国斌说,下一步将加强生产合作。引导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改善供应链布局,合理排产、互帮互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大限度降低「缺芯」影响。进一步支持整车、零部件、晶片企业协同创新,稳妥有序提升国内晶片生产供给能力。同时,国内应用测试评价体系还存在不足,这方面2022年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中国近年力拚晶片自制率,晶片产量增速明显增长。2019年,中国生产约2,018亿块晶片,年增16%,2020年、2021年分别生产2,614亿块、3,594亿块,年增率也分别加速至29.5%、37.4%。
针对完善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办法,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推广积体电路的应用、品质评价规范,进一步加大在汽车、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推广,以应用和市场来牵引积体电路产业快速发展。
另外,辛国斌表示,要「多措并举」扩大消费,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等政策,抓紧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优惠延续的支持政策。同时组织编制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要进一步强化资源保障,着眼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和镍等资源开发进度。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