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起国内高度关注。部分战略学者昨指出,国军应从这场战争中汲取经验,尤其是精进战时后备动员;国防部则表示,有关动员时机、后备部队编组、训练,以及整体动员战力的发挥,都会纳入精进后备动员整体研析的参考。
国策研究院昨举办「强权政治下的乌克兰与台湾」座谈会。国防大学中共军事事务研究所所长马振坤表示,乌国政府在俄军发动攻击当天才发布全国总动员令,时机过慢,已来不及动员后备军人、预备役人员与车辆、徵募民兵,以及对后备部队配发武器及实施相关训练等,影响后备战力。
他指出,国军后备动员体制完备,但除了必须落实动员机制外,政府更须明确律定发布动员令的时机,让军、政相关部门有充分时间进行人员、物资动员,及实施相关战斗及武器训练。
马振坤说,国防部去年成立「全民防卫动员署」,改革后备军人教召制度,改善后备部队武器装备,致力提升后备部队战力,即是着眼于常备部队虽然具正规战力,能够执行滩岸歼敌及地面机动作战任务,但是各战区基本防御作战仍需仰赖各地后备旅及数量庞大之后备军人投入战斗。
台湾智库谘询委员董立文则说,从这次乌克兰的经验来看,台湾应及早规画戒严下的战时体制,包括对内如何处理扰乱军心国民士气的人?后勤动员体制怎么运作?另需设想如何对接国际支援,包含国际援助台湾的物资、金钱,乃至于国际志愿军参战。
对于战略专家的看法,国防部全动署处长俞文镇少将说,全世界都在关注俄乌军事衝突,对于乌克兰全民皆兵,为了守土责任都义无反顾上战场,全动署会持续关注。
他表示,国军现在朝后备动员合一,常后部队一体,以及跨部会合作等方向推动,也会持续推动后备动员改革工作。
也有退役将领表示,后备动员徵召应该是开战前就要做,但乌克兰在战争前似未发动员令,唯战事开打后,乌国人民抗敌意志坚强,全民皆兵,弥补了这项缺失,但所谓全民抗敌,不是给武器、给了枪就会用,还是需要训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