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大停电,行政院以当日备转容量率尚逾24%,来验证是电网问题并非缺电。实际上,根据事后台电内部检讨报告,大停电发生时,因机组连锁跳脱,200万瓩太阳光电多数也解联,验证此备转容量率有「灌水」嫌疑。等到设备修復光电逐步上线,却遇太阳下山,台电在缺少400万瓩电力,不得不扩大停电范围到百万户以上,凸显绿电不稳的能源结构问题,专家直指「这就是缺电」。

兴达电厂开关厂故障引发全台连锁大停电,政院第一时间就说,停电当时并非用电尖峰,备转容量率超过24.61%,不是缺电。对这个数字真假,网路乡民为此吵翻天,许多认为是「灌水」。

到底这个数字怎么来的?台电表示,3日早上9点多停电时,因是早上用电较低,只有2895万瓩。根据调度「绿电先行、即发即用」原则,把太阳光电等都算入供电能力,当时预估有200万瓩,供电能力约3608万瓩左右,因此可以让比较多传统水火力机组去休息,换算备转容量率就达24.61%。清大工程与系统科学系教授叶宗洸说:「我们不怀疑这个数字,问题是这里面有多少是可接受调度的机组?」

台电表示,备转24%中,有抽蓄水力、惯常水力机组未启动,另外像是协和、大潭、民营电厂处于发电但未满载状态,合计备援电力有712万瓩。

但根据台电评估,兴达事故发生时,原预估在供电能力中的200万瓩光电多数也中断,这是因为太阳能多位在日照好的南部,而当时龙崎超高压变电所跳脱,南部光电因此无法匯入。也就是说,拿掉光电,备转率绝没有24%。

后来台电抢修设备,南部光电大军开始逐步上线救援,让全台549万停电户,最低降到仅30多万户。但没多久接近傍晚,台电眼看下班回家用电要增加,但光电却要离线,研判供需之间足足还少400万瓩电力,因此决定对云林以南家户扩大停电,将停电户数再拉升到160万户。

原本可以更快復电,减轻民眾痛苦,却让不少用户足足等到晚上9点22分才有电可用,停电时间超过12小时。凸显绿电大量併入电网,到夜间尖峰用电却备援不足的能源结构问题。

叶宗洸批评,关键在备转机组中,可快速起停机组不够,像抽蓄水力不敢放、燃气机组可能在使用,可升载空间不足。等到太阳下山,供电不足,只好继续对民眾限电,「这就是缺电!」

#缺电 #太阳 #台电 #大停电 #光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