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债券市场主要存管机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CCDC)8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境外机构在该公司的债券托管面额为3兆6665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月底减少670亿元,为3年多来首度减持。有分析认为,这很可能是俄罗斯实体抛售中国债券变现其资产以履行其他支付义务所造成。

据统计,境外机构2月减持大陆国债354亿元、减持政策性金融债285亿元。截至2月底,境外机构持有大陆国债、政金债、地方债、商业银行债券、企业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规模分别是2兆4834亿元、1兆450亿元、113亿元、525亿元、83亿元、375亿元。

实际上,在俄乌紧张局势之下,全球避险情绪升温,美债与人民币债券的避险属性更加突出。此外,大陆强大的疫情控制能力,使得经济预期稳定发展,避险能力较强;大陆债市今年表现也优于全球其他债券市场;2月人民币兑美元匯率创下2018年5月以来新高,同时兑其他境外货币也攀升至6年半的高点;人民币债券殖利率仍然相对较高。

路透援引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驻香港经济学家吴卓殷分析称,鑑于人民币的稳定性和中国作为乌克兰危机中庇护所的地位上升,境外持有中国国债量的下跌「相当令人惊讶」。他认为,无法出售俄罗斯资产的基金可能会让投资者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新兴市场的资产作为流动性来源。

澳新银行分析称,与全球大部分金融体系隔绝的俄罗斯实体有可能尝试变现其资产以履行其他支付义务。澳新银行估计,俄罗斯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可能持有价值1400亿美元的中国债券,占境外机构持有量近四分之一。

#境外机构 #避险 #中国 #国债 #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