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东辉现任復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他拥有20多年证券市场从业经歷,主要研究领域为市场微观结构、公司治理、行为金融及金融市场发展政策。
施东辉在澎湃新闻发表的文章指出,在全球事务中,武器化的美元已成为现实。美元武器化的潜在威胁将促使各国加快採取措施,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以期建立一个替代性的全球金融支付体系。
他指出,在世界各地,人们对美国滥用金融制裁惩罚主权国家的行为都有明显的不满,引发了人们对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货币秩序未来的担忧。各国央行为保安全而持有美元的理由可能会越来越少,因为美元储备恰恰有可能在最需要的时候被冻结或夺走。
美元武器化带来的隐忧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结束美元的储备地位,但却可能会加速这种转变。施东辉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的竞争格局,将是「一超多强」,一超指的是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拥有着超然的地位,但市占缓慢而渐进地逐步降低;多强指的是欧元、人民币、黄金等替代选择,它们的市占会迅速增加。
他分析称,客观而论,目前还没有哪种资产能够取代美元成为全球贸易和金融的主导货币。从歷史上看,欧元区一直受到财政紧缩和不愿发行集体债务的困扰,而且欧元的长期未来和稳定性并没有得到保证。人民币满足了成为主要国际货币的3个必要条件中的两个,即经济规模和保值能力,但它仍然没有符合第3个条件:深度、开放和流动性的金融市场。
当前的地缘政治变化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经济、政治和生活方式都将开启一个新时代。施东辉认为,儘管建立多极货币体系的过程将是困难的,但美元霸权受到挑战的种子已经播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将不可避免地转变为某种新的金融系统,这在人类歷史上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