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变化对失业的影响
人口变化对失业的影响

15岁以上民间人口,是劳动市场统计的基础,这些人口可分为劳动力、非劳动力,前者是在劳动市场的工作者(就业)或寻职者(失业),后者是求学、料理家务或退休,并不在劳动市场里。失业和非劳动力虽同样没工作,但前者有寻职,后者没有。

■我国人口于109年1月升至2,360.4万人的高峰后下滑,至111年2月降至2,331.9万。影响所及,15岁以上民间人口于109年12月达高峰2,023.6万人,随后逐月下滑,111年2月已降至2,009.9万人,而劳动力同期间也由1,196.7万人降至1,189.3万人。

多数人都以为就业减少,失业就会上升。这逻辑看似合理,其实不然,日前就出现一个例子,今年前两个月台湾就业人口较上年同期大减5.5万,然而失业人口非但没升高,也减1万,失业率还创下近21年同期最低。

就业大减而失业率创新低,听起来很荒谬,却是事实,何以会如此呢?原因就在人口出现重大变化。近两年台湾人口负成长,以致劳动力也减少了,以前职场上粥少僧多,如今粥虽然没变多,但僧少了很多,因此成为失业者的机率也就降低了,这就是为什么如今就业人数少了,失业率还能创下21年新低的原因。

以过去20年的资料观察,91年~100年由于我国人口稳定成长,15岁以上民间人口每年增加20万人,扣除求学、料理家务,每年新增劳动力高达14万人之多,在这一时期,老僧分粥已然不足,每年还有新僧络绎于途,粥少僧多,失业率自然屡创新高。

惟近五年(106年~110年)随着人口出现负成长,15岁以上民间人口每年增幅已不及6万,尤有甚者,今年前两个月民间人口较去年同期非但没增加,反而大减12万人,僧多粥少困境大获纾解,僧少了这么多,分不到粥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从总体经济而言,失业率取决于产业发展、景气循环,但长期而言也取决于人口的结构,人口变化影响劳动市场甚深,过去20年台湾劳动市场可分为三个时期,以僧多粥少为喻,第一个时期(91年~100年)是僧很多,竞争者眾,失业率较高,大约是4.5%;第二个时期(101年~109年)是僧略多,竞争者少了,失业率也缓了,大约是4.1%;第三个时期(110年~111年)是僧减少,在这个情况下,儘管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仍得以持续降低,今年前两个月已降至3.6%。

台湾人口自109年初达到2,360万人高峰以后,两年来已减少近30万人,总人口减少,15岁以上民间人口自然会跟着下滑,一年来15岁以上民间人口已减了12万,这个人口的变化正在牵引着劳动市场的所有统计数据,如何解读自须小心。

这些年出生人数愈来愈少,民间人口、劳动力未来不但会逐年下滑,而且下滑速度会愈来愈快,这意味着人口负成长这项因素在未来二、三十年将继续影响劳动市场,我们所看到的失业率,和过去的失业率已有本质上的不同,自不可等量齐观。

这也就是何以年初失业率表现如此之好,主计总处却仅定调为「稳定」,而未予大书特书的原因,如前所言,实在是因为人口负成长已改变了劳动市场的本质。话说回来,失业率创了20多年新低,主计总处要吹个小牛也是可以的,反正多数人也不明白其中的奥妙,但主计总处并没有这么做,这对于政府统计公信力有莫大的助益,值得肯定。

人口负成长正在台湾进行一场寧静革命,其影响虽缓而巨,波及面无所不在,有着不可逆的破坏力,却少有明白者,若不未雨绸缪恐将时不我予。

#劳动力 #民间人口 #失业率 #下滑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