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鳗苗捕捞量不理想,捕捞季延长20天,3月20日结束,根据统计,全台总捕获量不到1600公斤,占仅占去年5700公斤的3成,入池量估计约600公斤,仅为去年4000公斤的1成5。养鳗业者强调,饲料成本上扬,国际运费居高不下,採少量放养的保守策略,因应恶劣环境。

每年11月到隔年2月底是沿海渔民赚「鳗金」的时候,但今年捕捞量差强人意,根据台大渔推会翻译「日本养殖新闻」3月25日报导,台日中韩总捕捞量分别为台湾1380-1610公斤、日本5600-5700公斤、中国1万9000公斤、韩国270-310公斤,总捕捞2万6250-2万6620公斤。台日中韩的入池量为台湾660公斤、日本1万2032公斤、中国1万公斤、韩国3250公斤,总入池量2万5942公斤。

嘉义县捕捞渔民指出,这次鳗苗捕捞季自去年11月开始,但到去年12月中旬后才稍有斩获,今年2月虽有渐入佳境,但不知为何,2月10日后就又寥寥无几,几年前,最多一个晚上可以捞到上万尾鳗苗,今年一晚最多仅约1500多尾。渔民成峻表示,这季捕获量远不如上一季,但价格稳定,过去几年曾有1尾价格掉到10多元,今年每尾大多落在每尾80到90元左右,最低也有60多元,不过,由于量少,虽多了20天捕捞期,收入却没有明显增加。

嘉义县养鳗业者唐昕远表示,受疫情衝击,加上连几年鳗苗丰收,外销日本鳗鱼行情已低迷2年多,去年渔业署协助促销,在池的鳗鱼数量已不多,养殖业者採保守策略因应,鳗苗入池价85元以下,才会少量购买,以降低养殖风险。

#鳗苗 #入池 #鳗苗捕捞 #捕捞 #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