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济研究院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3月台湾採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7.8,虽连续21个月呈现扩张,但3月指数回跌1.0个百分点,主要来自新增订单与生产指数的扩张速度趋缓。中经院认为,「这不是非常正面的讯息」,恐示警供应链将转由需求端全面主导。
中华经济研究院长张传章指出,俄乌战事、原物料价格激烈震盪,已快速扩散,影响到台湾制造业的经营与景气判断,满手订单的厂商被迫缩手观望,不急于出货了。从半年报厂商调查也可看出,业者今年更关注库存成本、採购价格,这些攸关企业利润,而不是接单或出货状况。部分经理人忧心地缘政治因素推升原物料价格,致使成本攀升,对未来六个月展望指数,3月的调查结果回跌4.2个百分点至60.9。
3月台湾PMI的五项组成指标中,新增订单、生产、人力雇用与存货扩张,供应商交货时间上升。其中,经季调后之新增订单指数回跌6.2个百分点至52.4,为2020年7月以来最慢扩张速度。经季调后的生产指数亦回跌4.3个百分点至55.2,连续两个月呈现扩张。六大产业全数回报PMI扩张,除了交通工具产业,其余五个产业PMI均在60以上。
中研院经济所研究员简锦汉分析,台湾PMI看起来很稳健,但俄乌战事影响尚未反映在3月PMI上,战事导致原物价格上涨,会影响消费者购买力,加上苹果传出砍单,看起来「景气有松动」,应是需求端导致制造生产放缓。
中华经济研究院助研究员陈馨蕙以电子暨光学产业为例,整体台湾PMI受访厂商中占比50%,未经季调的电子暨光学产业PMI指数,自2021年12月起,连续三个月扩张速度趋缓,3月虽然指数回升8.4个百分点至62.8,从未来六个月展望指数来看,3月指数回跌5.0个百分点至61.8,结束先前的连续20个月扩张,影响非常大。
陈馨蕙指出,电子暨光学产业主力在出口市场,去年供应链严重紧张,厂商抢料、抢柜,近期战事导致部分原料价格天天在变、波动度又大,厂商在安全库存满载下,没有意愿继续抢料,再加上客户端摆出「下单,但不急着出货」的态势,厂商缩手十分明显。总结来看,还是零售需求端在放缓,美国政府失业金补助结束,高通膨使得消费者需求往下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