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技纯熟的将彩色玻璃棒放置火焰上烧制,眼神专注、不断翻转,珠子成形后随即添上图案,约莫5分钟一颗晶莹剔透的琉璃珠便完成;三地门乡公所将这排湾三宝之一的艺品,集结匠师收藏成展,盼将穿梭古今的宝藏做为媒介,带领游客一探丰厚原民文化。
累积超过39年琉璃珠创作经验的施秀菊是此次策展主角,她说,琉璃珠被排湾族视为传家宝,代表着族人阶级,只要分辨身上珠子就能知晓主人身分,除顏色、材质、佩戴部位有着不同象徵,每个琉璃珠也各有不同神话故事。她多次语重心长地说,排湾族若不懂琉璃珠意涵,会对不起祖先。
施秀菊1983年创立蜻蜓雅筑珠艺工作室,积极鼓励部落妇女学习一技之长,并努力不懈投入创作,加上灵活行销手法,让她曾与宏达电董事长王雪红共同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表扬为杰出女性创新企业代表。
施秀菊作品2012年由国立台湾博物馆典藏,共83项、113件,藉以表彰她在排湾族琉璃珠的重制与创新,三地门乡长Cemelesai表示,她不仅打造台湾首屈一指琉璃珠品牌,常是台湾接待外宾指定的伴手礼,贵为琉璃珠之母的她,无疑是乡内的一大宝藏,因此才会透过精致作品,让外界看到这经火淬炼的美丽。
此次展出中,施秀菊将自身创作能量,结合书法家骆惠玉,重新诠释中华文化与原民艺品的跨界合作,Cemelesai表示,作品将琉璃文化从古至今的发展史一一呈现,未来会规画邻近学校进行体验课程,也盼顺势带动乡内观光及文化发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