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栋是復旦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反恐怖、反扩散、非传统安全问题、出口管制、中美印关系和南亚问题。

俄乌衝突难解之余,今后世界秩序发展前景何去何从令不少人忧心。张家栋表示,全球化进程、贸易自由化虽受挑战,但俄乌衝突一时的倒退并不会改变全球融合的脚步,当务之急是要防止过度恐惧和恶意渲染。

张家栋在大陆《环球时报》指出,俄乌衝突发展至今,西方很多人在反思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发展歷程。有人认为,冷战后的30年和平时光可能是国际政治的一个「破例」时代,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融合发展是很难的。

他称,俄乌衝突不是世界核心力量间的直接对衝,其结果不会是全域性的,而将是局部的、边缘的。冷战时期,这种战争和衝突发生过不止一次。从柏林危机、韩战到越南战争,胜与负虽然很重要,但对冷战进程和结果的影响也都是有限的。决定冷战结果的,最终是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科技能力。

张家栋说,俄罗斯缺乏以一己之力重塑世界秩序的能力。俄罗斯的GDP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不到西方世界的1/30。虽然西方不断有人重复一个论调,称俄罗斯试图建立一个从大西洋跨越到太平洋的欧亚新秩序,但就俄罗斯目前的综合实力以及对西方以守势为主的战略态势而言,这也只是一种猜测。

其次,世界上不存在一个反西方、挑战现存国际秩序的所谓新同盟体系。中国和俄罗斯各自主要的经济伙伴都是西方国家,不存在联盟对抗西方的经济基础。中俄走近,初衷是要捍卫中俄与美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大国基本地位和尊严,是主权国家框架中的防御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是进攻性的同盟关系。

张家栋还直言,俄乌衝突不会产生世界性的示范效应。俄乌衝突有着复杂的歷史经纬和现实动因,这场局势持续演变和恶化的条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担心俄乌衝突会引起更多国家仿效,甚而会颠覆现存世界秩序的基础,是不必要和夸大的。

张家栋认为,从歷史的长度来看,人类的战争史其实也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融合史和发展史。这只是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反作用力,更可能是向深层次发展的一个契机。

#俄乌衝突 #融合 #西方国家 #现存 #张家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