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券商摩根士丹利研究涵盖的大中华区科技硬体厂商,自3月1日以来,股价平均下跌16%,MSCI亚洲科技指数也下跌10%,目前是否可以进场抄底?根据大摩最新压力测试显示,可能为时尚早。

主要理由是中国大陆新冠肺炎疫情的封控措施,影响位于长三角洲和郑州的台厂4月出货,且台厂因应新制所进行的劳务、物流及营运调整,也增加费用支出,将拖累企业第二季度利润,而原本手上的订单又有下修可能,研判抄底时机未到。

最近市场投资人关切议题,包括消费性科产品技需求放缓已成为共识,消费性NB和Android智慧型手机,是否还有进一步的下修可能,此外,今年iPhone的出货量会持平吗?现在有什么好的股票可以抄底?

大摩将关注以下议题,包括企业2022年第二季度展望、零件供应状态、成本膨胀对利润的影响幅度,以及产地多元布局的进度等。

大摩认为,未来6~12个月,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供应链(如数据中心、5G网路、电动汽车和物联网自动化)的成长性,将优于消费电子产品(智慧型手机、PC/NB、电视和游戏机),相对看好台达电(数据中心、EV占比上升)、欣兴(有利的供需状态)、亚德克-KY(工厂自动化升级)。

大摩也认为,可能进一步受到消费性电子产品需求放缓影响的,则是友达(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导致面板价格下跌)、全新(智慧型手机PA需求放缓)和双鸿(以PC/NB和VGA卡为主)。

#利润 #状态 #消费电子 #数据中心 #科技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