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缓疫情封城对产业链的衝击,上海祭出復工復产「白名单」锁定大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上海台商表示,这名单与大多数中小台企来说「没有直接关联」,当前封控在家能做的真不多,只能寻求例如台协内部的互助。也有昆山台商说,大公司復工对中下游供应链厂商的配合压力更大,近日收到可復工条件通知,但诸如如何满足「闭环生产」的各项条件如食宿、医疗机构的定期核酸检测等难题,都只能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该昆山台商坦言,目前长三角的復工復产还有许多问题未解决,最基本就是物流难题。虽说大陆国务院发话要畅通物流,但在疫情严峻之下,基层能否具体落实让人打上问号。
像是上海港本身就因封城阻塞,苏州昆山又担心被上海疫情波及、货运根本不让进,甚至苏州昆山往外出货,也可能因为邻近上海疫区而被其他省市阻挡,算下来关关物流都有卡住可能,即便真送完货,司机事后又有被隔离风险,一家中小规模的企业哪来这么多司机?
与此同时,物流成本也出现暴涨,另名昆山台商举例,就有台商业者因上海港阻塞改把货送至寧波港出口,又因邻近上海被拒收,最后只能一路北上送到青岛港。但一趟下来运费就从4000、5000元(人民币,下同)被涨价到8万元,不出货又不行,最后利润都被吃光了。
继日前上海市官方公布优先復工復产「白名单」后,19日再发布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白名单池」,加强大厂跨省市的供应链厂商配套。资深上海台商认为,这其实应在名单拟定时就一併规画好,此举更像「碰到问题才解决问题」,处理效率出现滞后。
上海台商指出,復工「白名单」也有把防疫责任压到企业身上嫌疑。事实上也有名列世界500强的外资企业拒绝列入白名单。但整体来说,这波復工与在上海多数中小台商来说没有关联。
实际上,稍早也有食品业台商按规定申请「闭环生产」,文件核可后仍被当地基层单位给挡下。该上海台商指出,受限规模与投资金额等因素,政策资源目前不太可能照顾到中小企业,加上台商几乎还在封控停业、足不出户能做的实在不多。主要先商量解封后的台协内部互助,例如食品业者可发放折扣消费券让台企优先认购,快速回笼一笔资金来减缓压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