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卫生下水道工程处计画兴建滨江水资源再生中心,该案歷经1年时间,昨天三闯环评大会,仍有多名当地民眾出面反弹,质疑市府大量徵地却未善尽规画,甚至绝口不提替代方案,多名环评委员也关心死鱼、异味和污泥问题,歷经3小时讨论,大会最终决议通过环评审查。
台北市每天污水处理高达90余万吨,超过现有迪化、内湖污水厂负荷,假使滨江水资中心兴建完成,平均日污水量为16万吨,最大日污水量达19.2万吨,能满足市区污水处理需求,目前水资中心基地邻近松山机场,总面积5.05公顷,连带规画停车场、滞洪池及飞机观景公园。
多位民眾指出,台北市污水量有减少趋势,新北市也有污水厂可协助分担,质疑污水处理量不足是假议题,也未说明新生公园等地的替代方案。在地大佳里长庄钦亿批评,该开发案过去因地质问题延宕40年,如今却大量徵地兴建污水处理厂之外的建设,有与民争地之嫌,假使未来发生异味、水质问题谁来负责。
多名环委认为,该案有25%为私有地、共计影响118人,开发单位须发挥沟通、协调能力,说明临避设施的设置必要性,和相关替代方案的可行性评估,避免将土地取得程序和土地徵收程序混为一谈,同时必须减缓臭味逸散、死鱼情况产生,完善污泥处理程序和排碳方案。
开发单位卫工处回应,台北市每日外来人口直逼300万,污水量只会多不会少,土地取得部分,现以协议价购为优先考虑,若地主所估地价与实际价格有落差,会协助争取更高价格。
卫工处说,由于北市除了山区之外,其余土地皆已完成都市计画开辟,在都市公园绿地稀少的情况下,要将新生公园改设污水厂可能性不大,等于将居民喜爱的设施转变为邻避设施,且滨江水资中心早已取得用地计画,如今只是按都市计画进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