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观赏萤火虫的季节,那玛夏国中以在地「无螫蜂」、「萤火虫」为研究对象,今年首度参加高雄市中小学科学展览会展,分别获得第2名、第3名与团队合作奖,并勇夺国中组团体第3名。这也是该校创校26年以来,首次夺得好成绩。

校方表示,第2名作品「胶学相长」─无螫蜂族群之研究,无蛰蜂是绝佳的传粉者,但是它们对环境的要求相当严格,例如没有农药、有足够的花粉植物,及有足够的胶源植物等。

学生研究后发现,无蛰蜂的活动以及採集食物是以温度、溼度为主要重要因子。其中季节性活动高峰为夏季,也发现南部山区的森林环境,十分适合无蛰蜂復育,以及採集花粉、蜂胶等,非常适合发展相关环境与友善农业。

第3名作品「闪闪萤火虫」─黑翅萤族群之研究,那玛夏有着乾净的水源与自然资源,住着许多种类的萤火虫,其中数量最多的为黑翅萤,美丽的闪烁行为也成为那玛夏重要的观光资源。部落长辈说,依照其经验,温度与溼气要够了,黑翅萤才会出来,

但在赏萤规画的期间并无法每年都如此准确,因此,那玛夏国中学生展开为时1年的研究,他们使用萤火虫族群计量系统,来监测农地里黑翅萤族群与环境因子,并利用软体计算监测影片中黑翅萤的光点数。

最后,学生从中发现黑翅萤最多的期间为3月底,且夜晚7点至8点为高峰期;温度16.5℃与溼度88%为最适合黑翅萤的条件;大气压力愈高,黑翅萤的数量越少,研究结果提供相当好的资讯,作为未来那玛夏赏萤规画,以及维持生态保育的平衡。

#发现 #玛夏 #族群 #黑翅萤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