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学通是北京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其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中美关系,为道义现实主义理论的创建者。

俄乌战争爆发超过70天,中国在这场衝突中的角色引发外界议论。北京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认为,中国在这场战争中陷入战略困境的压力。但在无论是否支持俄罗斯,美国对中遏制的整体战略都不会改变的状况下,中国将会继续选择平衡策略与中间道路。

阎学通2日在美国学术期刊《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发表评论指出,俄乌战争以来,中国陷入战略困境。一方面,战争不仅导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中国对外贸易中断、扰乱大宗商品市场及中断供应链,还加剧东亚的紧张局势。许多东亚国家採取避险策略以平衡与中美两国的关系,但俄乌战事迫使其中一些国家更倾向于美国。

另一方面,中国并不准备接受美国处理这场衝突的方式。中国指责衝突的根源是美国支持北约扩张,同时担心美国有意延长俄乌衝突以拖垮俄罗斯、削弱中国。美国防长奥斯汀近日表示:「我们希望看到俄罗斯弱化到无法再次入侵乌克兰。」这让中国相信,美国的首要目标是削弱俄罗斯,而不是寻求迅速结束这场战争。因此,加入谴责俄罗斯的行列对中国没有什么好处。

中国政府认为,即便加入国际社会谴责俄罗斯、与俄国保持距离,美国也不会减轻对中国的遏制战略(如印太战略)、改善整体的中美关系。在中国看来,公开支持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只会为美国打开对中国实施二级制裁的大门。况且,作为中国最大、军事能力最强的邻国,中国不希望与俄国对抗、挑衅。

然而,中国的平衡策略是有代价的。外交上,由于中国拒绝谴责俄罗斯、在联合国大会的两项决议中投下弃权票,导致中国与一些邻国关系紧张起来,并疏远了许多反对俄国发动战争的开发中国家。

阎学通指出,只有美国为台湾宣称法理独立提供军事支持,进而把中国推向俄罗斯,否则中国还是会继续採取平衡策略。实际上,只要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不变,中国就很难在俄乌问题上站在美国的一边。

#战略困境 #美国 #中国 #战争 #俄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