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陆的外资企业饱受疫情和「动态清零」政策影响,恐将掀起一波出走潮。中国欧盟商会5日公布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对欧洲业者吸引力大减,严峻的营商环境使将近四分之一企业开始考虑撤出中国,且在两个月内萌生出走想法的业者大增一倍,欧商想出走的比率创十年新高。
此外,美商的撤中意愿同样高升,许多业者反映已在上海住所内被困一个月,且正积极安排返国行程。根据That's Shanghai杂志稍早公布的调查,共有85%在上海的外国人因封城措施,重新考虑旅中规划。此外,有48%计画2023年离开中国,37%选择观望防疫措施是否调整。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言人巴里(Doug Barry)日前表示,大型业者能够等待封城放缓,直至中国恢復强劲的经济增长,但小型企业却高度依赖中国的生产环境,且难以轻易迁移。目前已有许多外商暂时关闭,又因风险持续增加,海外公司正迴避中国的投资项目。
法新社引述中国欧盟商会指出,中国严厉的新冠清零政策,使业者面临供应链断裂、业务放缓,以及劳动力萎缩等困境,对许多欧洲公司来说,中国的吸引力较以往大幅降低。
调查显示,中国各地城市于2022年採取严格的防疫政策和行动,对商业活动造成规模庞大的破坏。近60%的欧企下修2022年的营收预估,约三分之一的业者则反应劳动力正减少。大多数公司供应链受创,对採购原料、零件或交付成品皆造成困难。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表示,商会会员面对当前挑战暂时还能撑得住,但若情况持续,业者将加快评估对中国市场的替代方案。该商会4月曾致函中国政府,呼吁修改防疫政策,放宽隔离措施等。
产业方面,中国作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汽车行业关系格外紧密。南德意志报引述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协会(VDMA)主席黑伍斯根(Karl Haeusgen)表示,俄乌战争爆发后,商界不确定中国市场将来是否会继续产生大量营收,许多公司目前正为中国业务研拟B计划。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