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国际事务部主任黄介正透露,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确定6月1日访美,除替国民党驻美代表处揭牌外,也将与美国智库学者和美方印太事务重要主管会面。朱立伦歷经一连串挫折后,是否仍有角逐大位之心,此行是否为2024大选布局,外人不得而知,他本人也避而不答,但此行若能重建国民党和美国的互信,让美国不反对国民党重返执政,应该就算是成功。要达成这个目标,朱立伦应该释放什么讯号?
扮演和平的角色
根据3月中旬「台湾国际战略学会」和「台湾国际研究学会」委托的一份民调显示,歷经俄国入侵乌克兰战事,共军一旦侵台,高达7成民眾愿意挺身一战。但7成7民意认为两岸应该维持和平,力主应该「抗中保台」的只有16.1%,可见多数民眾有保卫台湾的决心,但和平仍是主流民意。保卫台湾不分朝野,但多数民眾不赞成「抗中保台」路线,这正是国民党应该向美方表达的立场。
2月底,俄罗斯出兵乌克兰,举世震惊,但是多数民意并未因而对两岸和平失去信心。根据前述民调,超过6成(61.1%)不认同「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论调;另外有62.4%不认为乌克兰战事爆发,可能加快北京统一台湾的步伐。事实上,俄乌衝突持续延烧,但未见大陆提升对台战备的动作,和平统一仍是官方一再宣示的基本立场。两岸关系虽然仍处在冰点,陆委会与国台办不时针锋相对表态,但未见实质的对抗动作。国安局长陈明通3月间于立法院备询时表示,俄乌战争给北京相当程度的警讯,就是不能轻易发动战争,他同时强调,蔡英文总统任内不会发生北京攻台事件,暗示台北不会冒进。
随着俄乌战事长期化,美国结合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并大量援助乌克兰。美国与欧盟也一直要求北京表态不支持俄罗斯,最近德国总理萧兹访问亚洲刻意漏掉北京,代表欧洲大国对中政策的转向,不少评论认为俄乌战争的爆发,象徵「新冷战2.0」的开始,世界将重新回到两极对抗的格局,以美国为首的民主同盟对抗中国与俄罗斯的「中俄轴心」。那么,处于两大阵营边缘、居于围堵中国第一岛链战略地点的台湾,其危险性不言而喻。去年英国媒体《经济学人》就以「台湾:世界最危险的地方」作为封面标题,若世界格局真的回到冷战两极对立,两岸和平的压力将有增无减。所幸中国经济融入世界体系太深,「新冷战2.0」将以「安全对抗、经济合作」为主轴,与旧冷战不同。台湾有经济优势,在两大阵营接触点上,安全议题上可能无能为力,但在经济议题上却可以发挥优势,扮演有利和平的角色。
重回执政的核心
但台独是和平的不确定因素,也是中美之间最敏感的神经。从3月拜习第2次视讯会谈,到日前中美两防长通话,中方都要求美方信守「四不一无意」的承诺。拜习第2次视讯会谈后,根据白宫发布的新闻稿及资深官员简报,拜登重申美国对台湾政策没有改变,承诺「以三公报、《台湾关系法》及六项保证指引的一中政策」,强调美国持续反对任何片面改变现状。
民进党不会轻言放弃台独神主牌,民进党的台独党纲否定中华民国,追求制定新宪法与独立建国,对台湾内部团结与区域和平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蔡总统因而知所修饰。民进党二度执政后,川普开启中美贸易战,两国关系急遽恶化,却让民进党操作「抗中保台」的空间更大,但追求和平、维持现状仍是台湾民意主流。蔡英文政府主张两岸主权互不隶属,违背宪法与相关法律,不但形成两岸交流无法推动的障碍,更成为中美关系的潜在性威胁。
国民党作为负责任的在野党,应该提出合宪合法、符合主流民意的主张。朱主席此次访美,外界不免有去面试的遐想,其实更重要的是为国民党重回执政铺路,与美方沟通,强调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才能行稳致远,在强化国防的同时,反映追求和平的民意,保障台湾人民的安全、和平与发展。当前国际局势未必不利国民党,国民党若能提出务实的两岸政策,让大陆和美国都可以接受,2024未必没有机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