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马斯克买下推特(Twitter)之后,说要清除假信息和维护言论自由,但基本上这两者是互相衝突的目标,而且网路的光速往往让很多事情难以控制,即使是真的消息,只因为网民的想像和解读不同,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和破坏力。

日前在中国大陆就发生一个有趣的例子,主角也是全球知名的企业家。大陆官方媒体日前报导称,杭州市国家安全局依法对涉嫌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马某」採取刑事强制措施。在阿里巴巴总部所在地的杭州市,又是姓「马」,除了「马云」还有谁?此消息迅速在网路上发酵,引发了香港股市对阿里巴巴的恐慌性抛售,市值在几分钟内蒸发了约260亿美元。

后来官媒发觉不对劲,随后的报导改称是「马某某」涉案,然后说被告1985年出生于温州,曾在一家资讯科技公司担任硬体研发总监。如此间接澄清涉案人不是马云,之后阿里巴巴股价也随之反弹,收盘时收復了大部分的损失。

由此事件可看出大陆政府自从2020年以来,对大型科技公司的严厉监管已造成了寒蝉效应,使得投资者信心不足,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市场快速反应。投资者如此坚定地相信曾是中国最着名的亿万富翁马云会被政府拘捕,这一事实揭示了许多大陆大亨现在所处的政治现实。「是否真的他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很多人认为是他,这个很有趣。」微博上这则评论吸引了6万以上的讚。

公眾对马云的情绪转变几乎与他白手起家的故事一样引人注目,直到大约3年前,这位由英语教师出身的亿万富翁仍因其魅力、敢说话和白手起家的成功而广受崇拜。但随着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扩张其商业帝国,他们已成为大陆年轻工人日益沮丧和怨恨的目标,马云支持所谓的「996」工作文化,即每周工作6天,每天从上午9点到晚上9点。

随着政府陆续打压科技巨头,马云这些人被标上「邪恶资本家」、「腐朽资本家」,要为越来越多的各种社会弊病、无情的职场竞争、飞涨的房价和人民缺乏社会流动性来负责。但问题是,打倒资本家、驱逐(所谓的)外国势力,真的会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好吗?

自从蚂蚁集团的IPO于2020年底被监管机构叫停以来,马云基本上已经淡出公眾生活并保持低调。曾经是大陆最直言不讳的人物之一,针对此次乌龙事件他没有在微博上发布任何评论。这种沉默意义深远,对于一个公眾人物来说,他的网路言论本身就是他存在的意义和延伸(看看川普的例子)。当一个人不再网路出声的时候,虽然他还活着,还在做事,至少他的一部分已经「消失」了。

(作者为国立台北商业大学资讯与决策科学研究所教授)

#资本家 #马云 #重要 #评论 #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