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重挫牵动全球股市跌跌不休,投资人寻求避风港难度愈来愈高,继外资先后降评电信与金融指标股,大型研究机构最新降评钢铁人气股中鸿(2014),认为财报低于预期,钢市杂音渐浮现,与瑞银证券赋予中钢(2002)「卖出」投资评等相呼应,钢铁的避风港角色正遭受考验。

美股连续下挫牵动台股卖压,电子股首当其衝,面临本益比修正压力,资金先前转进电信族群、金融类股;不过这些避风港概念股股价水涨船高,外资券商近期陆续提醒市场注意评价已合理,像花旗环球证券降评兆丰金、匯丰证券降评远传,引发关注。

金控旗下投顾研究机构指出,中鸿日前公告第一季财报,儘管营收符合预期,但由于钢价跌势延续至2月,且中鸿尚在消化较高价之钢胚库存,毛利率被压缩至5%,单季每股纯益0.35元,均低于市场预期。法人指出,中鸿预计5月下旬开出6月盘价,受俄乌战争、大陆封控、美国升息影响,研判欧洲、亚洲等地短期需求、市场流通行情走弱(欧洲、大陆钢价自第二季高点下滑15%与7%),国内下游需求也受疫情升温,及进口低价产品竞争,市场转趋保守,6月盘价预估持平,并预期钢市下半年不确定性提升,降评「中立」,推测合理股价由44元减至30元。

研究机构对钢铁族群领头羊中钢的观点,近期同样较为动摇。瑞银证券指出,中钢的营业利益表现一如瑞银预料,自2021年第三季以来持续走低,不过,从第一季营业利益来看,衰退的幅度比瑞银与市场共识来得更严重。瑞银给予中钢「卖出」投资评等,推测合理股价是32.5元。

瑞银提出,中钢目前股价净值比较歷史均值高出不少,然考量2022年每股纯益可能比2021年衰退48%、2022~2024年平均股东权益报酬率(ROE)为7.5%的条件下,估值显然过高。另外,中钢现金殖利率与通膨预期,已反应在股价2~4月大涨18%。保守派外资对中钢获利前景保守,认为2021年每股纯益4.02元即是高峰,2022年将拦腰斩至2.1元。

#衰退 #纯益 #瑞银 #钢铁 #中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