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衝刺2025年绿能目标,经济部设定「一地两用」的渔电共生案场,该年要达到4.4GW(百万瓩)容量,4年内每年至少要建置约1GW,目前共有中南部六县市公告1.2万公顷土地做为渔电共生专区。对此太阳光电业者认为,专区推动后渔电应可达标,但是离2025光电目标量仍有1到2GW缺口,需要政府拿出新的增长地点。

政府设定2025年太阳光电目标要做到20GW,地面型与屋顶型两类各为12GW与8GW,地面型光电中,本来被寄予厚望的农电共生,因抢粮争议目前只进行示范计画,因此政府大力推动渔电共生,在鱼塭上建太阳光电面板,养鱼兼发电,设定2025年渔电共生容量要达4.4GW。经济部能源局官员说,等于未来4年,每年要有1GW渔电共生案场出来。

目前彰化、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共六县市,已公告1万2533公顷的渔电共生专区,要衝刺4.4GW目标。能源局官员说,在专区内,会协助完成环社检(环境及社会检核机制)、海管审查及台电布建馈线,为业者节省不少时间。

像是云豹能源与台盐绿能在台南北门区三寮湾打造的「智慧渔电共生示范基地」,就在专区内,整体养殖场面积390坪,屋顶太阳光电179瓩,可年发电量28万度。

对于渔电4.4GW目标,太阳光电发电公会荣誉理事长郭轩甫认为,目前专区内的大型案场大致已无问题,只有一些小的案场,还有馈线问题要解决,但要达标应无问题。

「但即使如此,速度还是不如预期快」郭轩甫指出,农业部门负责包括农电、渔电、畜电共生等一地两用案场共8GW要推动,不过因为畜禽舍的业者对装设光电意愿不高,盘点2025年光电要达到20GW,在畜电共生不顺下,还有1到2GW缺口。「需要新的增长亮点,目前还没看到。」

正准备进军渔电共生的辰亚能源总经理游祥益肯定专区设置,认为可以减少环社检、馈线建置时间,但是专区内土地七、八成还是私人的,仍须要业者自己去整合,所以渔电进度何时达成,只能「边走边看」。

#设定 #缺口 #共生 #光电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