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迁办公室主任蔡玲仪表示,盘查指引对象以中小企业为主,主要介绍盘查范围边界设定、有哪些排放源(范畴)、如何使用环保署或经济部网站建置的排放量计算工具。

至于那些产业会需要先进行盘查?蔡玲仪说,环保署过去已订出第一批应盘查登录温室气体排放量排放源(排放大户),另金管会有订出上市柜公司永续发展路径图,这两类企业会先进行盘查,后续企业及中小企业现在先以「自愿性温室气体减量管理」或列为「自主揭露或其他需求参与者」,现阶段不会强制进行碳盘查,企业有需要可提前检视。

据经济部统计,全台约有10多万家从事制造业的中小企业,未来将面对国内外供应链要求进行盘查,将是最需要运用此新版指引的对象。其中国内碳排贡献也有10%来自住商服务业,环保署也将辅导大型百货零售业对用电、物流配送、废弃物处理等范畴展开碳盘查,以作为减碳、节电依据。

蔡玲仪说,并非所有展开盘查的企业都需要进行查证、登录或揭露,要视法规与产业链要求而定,建议中小企业在展开盘查前先举办起始会议,厘清为何盘查,确认所受规范与所需资料;而因应更大量、更多元的查证需求,这次温减法修法将查验机构分级,预计今年修法完成后,明年订定子法后就能有国内查证机构上路,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环保署表示,企业可以自己参照本指引动手做盘查,如属环保署公告应盘查、金管会永续发展路径图规范对象或供应链需要者,盘查结果才需要经查验机构查证。

在各产业碳盘查部分,蔡玲仪举例,以中小型制造业来说,首先需要设定边界,确认厂区的碳排放来源,第二步是排放源鑑别,又分为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都会有各种不同的使用量及相对应的碳排放系数,第三步就是计算各类型的排放量,可使用环保署提供的试算计算机,即可产出总温室气体排放量。

#排放 #企业 #排放源 #查证 #碳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