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疫情,中国坚持採取「动态清零」政策,实施严厉的封锁措施,致力降低确诊数字。对于这样的困难,中国政府的官员也承认,因为4月不少企业反映物流运输困难加大,甚至出现主要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供应困难、产成品销售不畅、库存积压等情况,上下游相关企业生产经营均受到较大影响。中国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减11.1%,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因为全国范围内的严格新冠防疫封锁减少了需求。
乐观的一面是,中国政府承诺加大货币和财政支持力度,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这应有助于提振国内经济活动,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的其他亚洲经济体(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也有望受惠于中国的政策转向。
中国人民银行在4月15日宣布,自4月25日起,将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5个基点。市场普遍预期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支持经济增长。同时,市场也预期中国政府会增加财政支出,和颁布更多货币宽松政策,儘管步伐可能会相对缓慢,但未来几个月股市和经济復甦应该会有所改善。
五月份以来,上海疫情形势有所好转,復工復产持续推进。供应链方面,随着政策推动,从整车货运流量指数看全国的物流在快速恢復中。整体看,五月份疫情影响相比四月份将明显较小,经济在逐步恢復正常中。
同时,财政政策料将发挥更大作用,如增加支出、减税降费、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以支援中小微企业和基建。货币政策也应继续宽松。不过,投资者还需密切关注中国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挑战。首先,儘管中国已释出微调防疫政策的论调,但北京、深圳和上海等主要经济中心也实施了封控措施。新一轮出行限制可能阻碍消费復甦,不过,对生产的影响应有限且为时短暂。
其次,房企违约仍令投资者担忧信贷风险,还需更多措施来稳定房地产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逾100个城市的房贷利率出现下调,有关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的新规也有助于缓解开发商的现金流问题。往后看,局部疫情反復对供应链的扰动尚未充分反映在第一季报,第二季报企业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承压,第三、四季度则伴随着疫情影响减缓和稳增长发力见效有望迎来逐季修復。
对于保持耐心的投资者而言,我们认为大型科技企业存在机会,其市盈增长率估值很低且盈利前景依然稳健。即使在近期出现反弹后,总体股价水平表明市场情绪依然低迷,且基本忽视了中国企业创新增长的潜力。在全球风险和衝击下,中国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
我们建议可以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投资逻辑,从宏观流动性变动趋势、风险偏好的变化趋势、行业基本面变化情况和估值水平等多方面进行观察。在全球大力推进净零、碳中和的宏观背景下,光电、风电、电动车行业的需求依然处在快速成长阶段,我们长期看好这些领域里的投资机会,同时可关注復甦过程的消费、服务等稳增长主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