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2018年宣示2022年让400辆电动公车上路,市议员王欣仪发现,目前只有100多辆电动车,政策恐跳票。她质疑电动公车需要「供电稳定」,但中央是否因无法解决供电问题,才会拖延审核。北市公共运输处对此回应,会持续与中央沟通。

北市配合中央推动「2030年市区公车全面电动化」政策,王欣仪指出,2020年起业者提出588辆公车申请中央补助计画,但至今仅核定288辆,实际上路的电动公车甚至只有100多辆,北市恐怕无法达成今年要让400辆电动公车上路的目标。

王欣仪表示,北市获核定的电动公车,包括一般型补助计画258辆、示范型补助计画30辆,其中示范型补助计画提出136辆电动公车,仅核准30辆,核定比例22%;今年2月北市又有76辆公车申请示范型补助计画,但何时才能核定也仍是未知数。

她说,2008年公车业者购买低底盘公车,至今已过14年,本期待以电动公车衔接,结果中央审核太慢、核定数太少,造成业者进退两难,无法如期汰换车辆,到报废年龄却只能继续用,恐影响公共运输安全。

王欣仪质疑,由于电动公车需要充电,但「供电稳定」在台湾是很大挑战,中央推动「2030年市区公车全面电动化」,恐怕是空头支票,她认为中央无法解决供电问题才会一再拖延审核,导致电动公车延迟上线,未来3500辆公车全面电动化后,若供电不稳定可能造成停驶。

对此,公共运输处长常华珍表示,将持续向中央沟通,盼中央加速审核,目前北市有15处充电场站,其中2处场站无法给足电力瓦数,也已向交通部反映,交通部将与经济部研议成立专案团队,提供公车专案用电。

#辆电动公车 #供电 #核定 #补助计画 #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