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英文国名Turkey有「火鸡」之意,安卡拉当局一直格外介意,为了重塑国际形象,外长卡夫索格鲁5月31日去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要求在国际场合以土耳其文Turkiye取代英文Turkey,联合国6月1日发表声明宣布,指土耳其正名一事从联合国收到土方来函那一刻开始生效。

卡夫索格鲁5月31日向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提交更改注册国名的签署文件,他当日接受土耳其国营的安纳杜鲁新闻社(Anadolu Agency)採访时说:「我们和总统府通讯署已为此事成功奠下良好基础,让联合国、其他国际组织和各国可以换用Turkiye。」

卡夫索格鲁在推特上展示自己与更名文件的合照,并写道:「在总统艾尔多安的领导下,更名作业即将完成,国家的品牌价值将因此提升。」

土耳其今后以Turkiye代表「我们国家和民族所有数千年歷史的品牌」,除了出口商品制造地会以此标示,尤其在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机构的官方正式关系中,都将取代Turkey、Turkei及Turquie等用词,以突显「国家品牌」的精确性。

艾尔多安去年12月初就已颁令改名,要求在各种国际交流、通讯和活动场合使用Turkiye,以体现土耳其的民族文化、文明和价值。然而国家品牌价值不是改名就能焕然一新。

土耳其去年3月无端退出「伊斯坦堡公约」,此公约为旨在消除家庭暴力、促进两性平等。根据土耳其着名女权团体WWSFP统计,土国境内自2021年以来有77名女性遭无端杀害,2020年约有409名。该团体不久前遭国家起诉,并在6月1日开庭审判,法院外有上百名女性集会抗议。

此外,安卡拉当局与北约组织(NATO)仍僵持不下,坚决反对让芬兰、瑞典两国加入组织,北约秘书长史托腾柏格表示,未来几天将在布鲁塞尔召集三国会谈,确保芬、瑞两国的入约申请「取得进展」。

#改名 #两国 #Turkey #土耳 #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