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府院责成国发会、金管会跨部会联手推动的「国家金融管理学院」设置计画,不仅由中山大学鸣枪起跑率先上路,更已顺利招收30多名来自金融业的在职生开始上课,而从课程设计到和金融业之间的产学交流,背后有一个功不可没的灵魂人物,就是中山大学国际金融研究学院院长董瑞斌。
据了解,早在今年3月国际金融管理学院举办揭牌仪式时,当时监事会就已获知这项人事安排,对于董瑞斌的出线,多位监事并不意外,并且认为他是绝佳人选,最主要因为董瑞斌纵横产、官、学界,以及金融研究四大领域,包括他曾任兆丰金总经理、第一金董事长、高雄银董事长,业界资歷丰富之外,早年董瑞斌在国内三大智库之一的台湾经济研究院,就曾任专攻金融研究的六所所长,而在卸任第一金董座职务之后,董瑞斌也在台经院一所全新投入离岸风电与金融的研究。
也因此,董瑞斌样样都俱备了国家金融管理学院主事者所要求的条件;他本身在金融实务的歷练丰富,先后担任二家金控、一家银行的总经理、董事长,而在学术界,亦涉足金融业及非金融业的产业研究,对于金融业,或是与产业相关的计画融资,尤其是现在政府大力推动的离岸风电,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而被视为透过国家金融管理学院来培育金融人才,及促进金融和产业媒合的最佳人选。
在产学界已有多方歷练的董瑞斌,因而在相关的课程与制度设计上,也能充份理解业界的需求所在,并且更能灵活运用不同的制度来促成由金融业者共同捐助成立的国家金融研究学院,能透过不同的面向来满足捐助者的期待。
例如,尚未派员来上课的金融业捐助机构,目前国家金融研究学院已拟开放其他的新选项,亦即,由学院对外聘请师资,赴金融机构对于其所需要的讲座课程上课,即出自于董瑞斌的构思,曾任第一金控及一银董事长的他,相当了解银行在诸如授信、徵信上,其实更需要来自产业面的资讯,因此除了金融业的课程之外,国家金融管理学院对于捐助金融业所开放的讲座,也会协助安排与半导体、生技等领域相关的产业课程来协助银行在相关授信上能更具备把关的专业。
除此之外,董瑞斌也将更进一步的促进国家金融研究学院能做为跨金融业及产业界人才资源交流的平台,若捐助的金融机构若有兴趣吸纳跨产业人才,董瑞斌亦有由学院这里安排以非金融背景的学生,做跨产业人力资源媒合的构想。
儘管出身学界,但董瑞斌并不会流于许多学者只是陈义甚高,而是会更务实的去设想很多实务面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且予以解决;光是以国际金融研究学院全部用英文的授课来看,董瑞斌即特别安排了同样也精通英文,在欧美国家取得博士学位的「业师」,来帮学生做课后辅导,为的就是怕即使学生英文再好,但碰到专业的用语时,很有可能只是因为误解一句话,或一个段落的意思,而导致无法理解整个教材,业师的安排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董瑞斌认为,即使学生的英文程度再好,但英文毕竟不是母语,一定会有上述情况发生,因此才特别安排该机制。在董瑞斌细心规划整个国家金融研究学院的课程、师资安排及产学交流之下,国家金融研究学院在为金融业育才及产学交流的功效上,预期也将更有看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