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政务委员邓振中即将率团赴美参加27日展开的「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国发会主委龚明鑫更早于18日率领通讯领域业者团赴美,除和邓振中将共同参加于华府举办的「投资美国高峰会」外,也将拓展台美业者合作机会。龚主委更将在7月初另率一支超过30家新创企业之团体赴日,参加台日史上规模最大的新创活动「日台新创高峰会」,寻找合作商机。

这些资讯似乎显示,政府经贸高层相当努力,在为台湾业者的国际化打拚,值得国人肯定。然而,深入观察却会发现,这其中埋藏了一些问题,甚至还可能相当严重。「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已喧腾多时,是在美国行政部门未获国会授权、无法和外国谘商「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此刻,为加强和台湾的经贸关系,先行就FTA部分内涵谘商,以堆积木方式逐步完成FTA的变通作法。虽在国内大体受到肯定,但许多专家都提出警告,政府别在美国「单边霸权」的压力下,签下一堆只会增加台湾企业营运成本的协议,善待了美国却没有相对的利得回馈,反倒成为台湾贸易梦魇的开始。

龚主委带领新创业者赴日寻觅合作商机,业者理当会有较佳之商机。但若此种合作商机不是由我长年驻日、理当对日有相当熟悉度之经贸团体,如驻日代表处经济组、外贸协会媒介促成,而是由这种「即兴式」的访问团体达成的话,则这些常设机构的功能和绩效就必须加以检讨。而若实际上还是由这些常设机构幕后完成的话,那就是国发会花大钱在制造「大内宣」,并抢了经济部的功劳而已。

然而,在「亲美反中」已成为台湾的「政治正确」之下,政府高层的这一连串动作制造了我国经贸将进一步加强和美、日连结的印象;也极可能让国人主观相信,即使「仇中、抗中」,也不必担心经济会面临风险,因为台湾经济即使「脱中」,也有美日「可入」,所以「抗中」下的政治、军事和经济都不用担心,都会有美国和日本帮我们扛着。

但这即使不能立马证明为「错误」,至少也是「高度风险」的作为。别说再过几年,中国大陆的经济规模马上会在实质和名目上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台湾「脱中」将不可能获得显着成长以外,美欧、日诸国可能在目前日益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即将遭逢景气衰退,对台湾出口关键所繫的高科技电子业的需求很可能一夕翻转,届时将发现反而大陆才是相对稳定且持续成长的庞大市场,不能轻言放弃。

既然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里,那么除了美、日市场,对中国大陆这个巨大的篮子,别摆出一副可有可无的模样,以免篮子打翻时欲哭无泪。(作者为华梵大学兼任特聘教授)

#脱中 #台美 #主委 #经济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