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歷史角度看俄乌战争,可以由小角度,即对乌、对俄、对俄乌欧关系或对俄、北约与美国关系的观察;也可以有大角度,即对中美世纪大博弈及对全球势力大格局的影响分析。

中美关系是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两国双双进入美国老大、中国老二的「修昔底德陷阱」后,就开始「再也回不去了」的新阶段。欧巴马时代,美国以「重返亚太」对付中国,没有用;川普时代,将中国定位为修正主义强权,2019年成立跨党派、针对中国的「当前危机委员会」,并採取一连串前所未有的手段对付中国,效果还是不彰;2021年拜登上台再改弦易辙,採合纵战略,联合所有可以联合的国家形成统一战线对付中国。

但当今世界真正拥有雄厚实力的其实也只有中、美、俄,欧四强,拜登一上台即致电俄罗斯普丁释出示好之意,又软化北溪2号工程的坚决反对立场,安抚并讨好欧俄两强。与此同时,重启伊核谈判,缓和美伊对立;然后不顾形象地自阿富汗仓皇撤军,一切的战略布局就是要联合各方,尤其欧、俄,全力对付中国。

怎料人算不如天算,横空杀出了个泽伦斯基,执意要加入北约引爆了俄乌战争。这场战争看来有很大概率打成持久战。先不论还会打多久,至少到目前为止已可断言,美国精心布置针对中国的合纵大战略已宣告破局。

目前看来,只有中国基本毫髮无伤。其他三方盘点如下:

一、俄有得有失。压制乌克兰、阻止北约东扩、占领乌东,是得;卢布打了漂亮的翻身仗及能源、粮食成了战略武器,也是意外之得。但军方、财力、生产元气大伤,被欧美制裁摆脱不易及丢掉了欧美市场,则是失。

二、欧洲最惨,几乎一无所得,却面对能源短缺、物价膨胀、欧元受挫,还有难民问题,同时也丧失俄国市场,最糟的是外交与军事主权被美国绑架。

三、至于美国,表面是赢家,激活了北约、绑架了欧洲、中断了北溪2号工程、卖出了更多的军火及天然气;但另一方面,能源价格大涨无异在美国通膨上火上浇油,全球「去美元化」现象方兴未艾,衝击美元霸权;甚至这场战争可看到美国已不再能号令天下。最大的代价莫过于针对中国的合纵大战略已溃不成军。

最后看看中国。一、从头到尾,中国坚守中立立场,劝和而不促打(正好与美国形成反差),建立了正面的国际形象;二、俄未被美拉走,反而不得不靠中,普丁同意建设中吉乌铁路即为一例;三、俄欧对抗相互失去的市场一部分转移到中国;四、「去美元化」现象有利人民币国际化;五、有很大概率,俄乌之战最终的停战和平协议中国将担负关键角色并派出维和部队,甚至有可能主导復建工程;六、最大的收穫就是意外破解了针对中国崛起復兴的美国合纵大战略。

我曾说中国崛起復兴之路上有三个国际贵人,分别是季辛吉、宾拉登和川普,现在看来还得加上第四个──泽伦斯基。

#付中国 #合纵 #工程 #北约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