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融资融券业务操作办法」规定,融资股票遇除权(息)时,为保持担保品之真实价格,信用交易授信机构会依该证券除权(息)交易日前六个营业日起,以当日收盘价格为计算基础,将其权值与证券价格涨跌差额合併计算,若整户担保维持率低于法定比率130%时,信用交易授信机构就会通知投资人于期限内补缴差额。

举例而言,若投资人以融资买进100元长荣股票10张,若不考虑除息,买进市值100万元(100元*10,000股=100万元),保证金四成,证券公司借款60万元,自备款40万,若投资人融资帐户内仅有一檔持股,融资维持率为167%(100万元/60万元),属于安全范围不会受到追缴。

但是投资人在长荣除息前六个交易日内以融资买进100元股票10张,含息18元,买进市值100万元(100元*10,000股=100万元),保证金四成,证券公司借款60万元,自备款40万,在假除息下,买进市值就要扣除配息金额(100万-18元*10,000=82万元),若融资户仅有一檔持股,融资维持率为136%(82万元/60万元),长荣上周股价一度出现跌跌不休走势,融资维持率就很容易跌破130%面临追缴的压力。

时序进入除权息旺季,本周进入除息高峰,包括阳明、信骅、力旺、长荣、朋亿、富邦媒、德麦、凌阳创新、颖崴、崑鼎、圣晖、致伸、南电、群联及汉唐股利皆逾十元以上,高融资股除息前六个交易日就面临假除息的「体检」,高融资及高股利个股都出现融资大幅减肥的情况。

27日阳明在上周假除息追缴下,融资余额有效去化,也带动27日除息20元的首日,股价直攻涨停板价,出现轧空手的现象。

然而目前信用交易的担保维持率,採每一信用帐户的「整户」担保维持率合併计算,投资人整户担保维持率如低于130%,就会面临「追缴」压力。今年台股多震盪,以往高现金股利的「票房保证」,在今年却不适用,随资本市场去杠杆化,投资人也应减少杠杆化操作,降低投资风险。

#信用交易 #投资人 #息前 #融资 #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