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引爆能源危机,国际燃料价格居高不下,全球电价都在涨,台湾电价调涨势在必行,惟蔡政府没有全面调涨,只针对特定用户调涨。过去执政党常以冻涨来「照顾民生」,换取执政好感度。此次,先涨大户一次涨足15%;九合一大选后,无论蔡政府选举胜败,都可以大大方方调涨民生用电,理所当然地反应通膨现象,就算政策失误也是下一任执政者需要面对的问题,到最后还是产业与全民埋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电营运须配合政府政策方向,过去马政府时代因前朝油电冻涨,为反映市场成本,不得已宣布油电双涨,之后又因选举压力封存核四;到了蔡政府全面执政,为讨好选民,歷经4年8次冻涨,一再利用「电价平稳基金」补贴,错失合理调整电价时机,且为兑现非核家园承诺,去年鼓吹公投四个不同意,再次将「核四重启」打入冷宫,选择成本较高的燃煤与燃气发电为主力,让台电苦吞亏损恶果。
台电目前公司净值约3000亿,光核四报废已为台电带来资产减损近3000亿元,若完全认列,台电立即破产;更别提此次调涨,区区15%只能减少约290亿元的燃料成本压力。据台电估计,今年亏损仍有可能达1000亿至2000亿元。若要完全反映燃料成本增加足额调涨,填补台电巨大的财务压力,调幅必须高达40%才行。
另外,近年我国电价上涨压力越来越大的根源是蔡政府坚持非核,取而代之的是昂贵的天然气发电与供电尚难稳定的绿电。反观欧美日韩国家,近期重启「新核能发电」计画;而蔡政府却摒弃不用,遑论2050净零排放。国际能源署就表示,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到 2050年必须增加一倍,净零排放才能实现。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调查,每10亿度电,太阳能发电需要1万6000吨材料,风力发电需1万吨,核能发电仅需要930吨。「新核能发电」无非是乾净能源的替代方案,而且透过最新的核反应炉技术,能够达到一定的安全性。蔡政府还搞不清楚国际趋势走向。
台湾自产能源匮乏,主要电力来自燃煤和天然气,有98%能源供给仰赖进口。蔡政府难掩能源政策与电价调涨的窘迫,先是以政治力介入电价冻涨,等到撑不住又靠政治力介入猛涨,大刀挥向企业,试图减少民怨,产业当然没办法即时反应衝击,一片譁然。过去油价过高也受到各界质疑,经济部于1993年颁布油价定价公式,2000年后改採「浮动油价机制」,希望能与国际原油市场接轨。未来,电价是否也能研拟一套「浮动电价机制」,避免市场经济受到政治力过度干扰,还有待产官学者广泛讨论。
(作者为智库研究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