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于1793年的台南「振声社」,是全台歷史第2悠久的南管馆阁,馆先生蔡芬得完整传习南管曲谱并将曲谱电脑化,也长期至高雄馆阁授课,推广南管不遗余力,获登录为台南市传统表演艺术南管保存者,3日由市长黄伟哲授证。
南管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传统音乐的活化石」之称,也是台南登录的无形文化资产。台南目前有「南声社」、「振声社」、「清和社」、「和声社」等馆阁传承推广南管,振声社明年迈入创设230年,期间虽曾一度式微,如今培育新血有成,27名成员横跨老中青三代。
67岁蔡芬得为中山国中退休音乐老师,先后师承张鸿明、蔡青源、苏荣发等南管名师,精通上、下四管共10种乐器,包括琵琶、三弦、二弦、嗳仔、品仔等,他也重新修订乐谱并将曲谱电脑化,以利推广与保存,除定期举办研习班也到高雄授课。
蔡芬得昨获颁文化资产授证暨卓越市民表扬,他说,南管受到重视,他深感荣幸,但也谦称「能力仍不足,会持续学习」。
蔡芬得说,南管的乐曲古朴典雅优美,能带给人心平静,但传承确实不易,须长时间推广,目前招收成员年纪从10几岁到40岁都有,也有医生、博士等各行业,他期许能培育更多年轻人加入南管行列,延续珍贵的传统文化。
台南市文化资产管理处今年也启动为期2年的南管保存维护计画,透过建立南管文资履歷及相关出版计画,协助保存推动南管传承,也走进喜树国小、南寧国中传习扎根,其中,喜树国小「喜声社」成效佳,培育多名南管新血,未来也计画鼓励学校设社团,一路从小学衔接到大学。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