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近年重大建设齐发,也衍生树木移植问题,相关单位找公有地乱塞,反倒成另一个「树木坟场」,市府养护工程处2年前盘点公有地和重大建设,建立媒合平台避免开发衝击环境,像是杨梅仁美重划区的乔木,移植到文化局横山书法公园,让绿资源保留再利用。
桃园正处建设黄金时期,根据工务局统计,每年约有99案公共工程需要移植基地上的树木,但树木银行升格前就已种满,市府相关单位到处找空地塞,缺乏规画下树木种植太过密集,反倒成为「树木坟场」,像是八德中大狗狗公园即是一例。
养工处为了减少开发对环境的影响,2020年开始推动媒合平台,透过土地权属图和卫星图交迭,排除绿油油的树林,初步筛选出桃园市内裸露可以种树的公有地、公园或开发中的建设,和该管理机关横向沟通,待有公共工程的原生树种要移植时就能媒合。
养工处举杨梅仁美重划区工程为例,8公顷基地有上千棵树,扣除掉病虫害、生长不良、以及没有移植价值的构树等杂林类,共有264株乔木可再利用,其中120株现地保留当公园景观树,剩余144株乔木经由造林计画整合,移植到龙潭体育园区、大园横山书法公园等7处,让绿资源最大程度的保留和再利用。
其他像是青园国小新建案总计有1306株树,约1000株移植至龟山的公园,其余保留在校园,芦兴南路开发案则有29株移植至大园客运园区和大溪溪州观光服务中心,跨局处横向联繫合作。
养工处指出,平台有提供树木的品种和规格,以新建工程处和捷运工程局为供树大宗,如火如荼开发中的航空城也是媒合大户之一,估计计画内有1.2万棵树,但仍不足,有赖其他工程提供。
养工处不讳言,秋冬才是最适合移植的季节,必须要提前掌握给树跟要树单位的施工进度去媒合搭配,但碍于工程开发时程有时不尽理想,会先移植到偏远处,强调施工单位都要1年保活期满,才能交给委管单位养护,否则就得自费添购相同规格树木种回,确保存活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