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四接环评过关,代理台电董事长的经济部次长曾文生昨在记者会喊出「盼给能源转型、电源开发一点立足之地」。语气恳切,但又是谁造成北部这几年来不断陷入「缺电梦魇」,不断让社会承担系统性停电风险,不正凸显坚持非核家园,核能退场过早,新能源衔接不上的能源政策出问题吗?
四接面临地方反弹,台电再度搬出如不建四接、协和无法油改气,现在双北一半地区,以及宜兰、基隆在内的所谓「北东区」,只要机组出包、线路跳脱,就会陷入大规模停电警告。
但熟悉的话语,也发生在去年护藻礁三接公投前,政府不断宣传如盖不成,北台湾每年要缺137亿度电,须由中部多烧煤替补。台北松湖超高压变电所卡关,政府也不时放出台北东区有大停电危机的风声,甚至威胁捷运汐东线恐都盖不成。
根据早期台电规画,北东区的电力,要倚赖核四、核二、深澳、协和与和平五大电厂作为骨干。但是后来核四被封存、核二1号机提前除役,2号机明年也要除役,深澳停建,协和如今也遇到环保团体反对,唯一没有争议的仅剩民间台泥的和平电厂。
为让四接过关,曾文生不但在去年环评专案小组审查,就以次长身分参与,对于环评委员指示,还亲自带台电主管到可能替代地点评估,即使如此,他昨天在记者会上也无奈表示:「我们有时程压力。」
电厂会老会旧,有退有进,这是正常,但「安全接轨」是政府责任。可如今,怎么变成从深澳、三接、松湖到四接,每个案件都让北东供电有「时间压力」。
如今看来,没有核四,北部核一、二也没有延役的讨论空间,这是压力来源之一。少了这个重要缓衝剂,新建火力电厂又面临生态衝击的反对声浪,让北部缺电风险持续攀升。
别忘记,和平电厂是烧煤的,在场政策下,未来合约到期要不要继续烧煤,即便改建燃气机组也会面临天然气供应问题。这也意味着,纵使协和最后过关,北部缺电恶梦恐怕短期难消解。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