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笼罩美国经济衰退阴霾,法人表示,下半年新药题材多、临床数据多、併购机会多、预估生技医疗类股,下半年有望超越科技类股,成为抗通膨及高防御性的强势基金。
新光全球生技医疗基金经理人游信凯表示,7月初的美股回檔,给予生技医疗类股相对便宜的买点,加上6月美国临床肿瘤医学会(ASCO)带动的新药数据和併购题材,让跌深的生物科技(中小型新药股)类股有强劲的反弹趋势,考量合併热度、市场持续关注中小型新药股临床数据和药证审查进度,下半年生医族群表现可望续强,建议投资人可挑选主动选股的生医基金分批布局。
游信凯表示,下半年生技医疗产业表现热络,除有四件大型併购案出现,带旺产业併购热潮再起,另外,市场关注的新药议题,预估下半年大型药企仍掌握成长。
至于中型药厂,同样因新产品贡献获利,营收成长潜力佳,下半年股价具成长空间,而观察美国FDA近年审药数量统计,亦发现到FDA于2021年共批准58颗新药上市,优于过去10年平均48颗,表示FDA对新药态度正向,又以最引人关注的肿瘤癌症、免疫疾病与类淀粉蛋白样疾病等,相关新药进度将于下半年陆续发表,成为股价最佳催化剂。
群益NBI生技ETF(00678)经理人曾盈甄表示,虽然近期在通膨压力高、联准会升息次数不确定性影响下市场投资情绪偏弱,然就生技类股来看,基于主要大厂现金水位高,M&A需求将有望带动产业股价表现,加上生技医疗产业研发动能不决,投资题材丰富,产业基本面与成长性仍属正向,歷经近期的回檔后,估值来到十年低点,投资价值显现。
富兰克林坦伯顿生技领航基金经理人依凡.麦可罗表示,生技制药创新的核心主轴仍完好,过去一年免疫肿瘤、自体免疫疾病及神经退化性疾病领域取得眾多进展,预计2022年可望在这些疾病领域看到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併购一直是生技业的主要推动力,2021年交易下降,然而,此趋势可能逆转,中小型生技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减少、评价下降但创新力道强劲、再加上大型生技制药公司产品线减弱且财务状况强劲,预期併购活动可望增加。现在评价也具吸引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