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企业前进新南向,以下三项产业的发展机会愈来愈大,包括数位、医疗以及教育,产业合作机会也愈来愈多。特别是在美中贸易战下,供应链移转成为趋势,包括台企及外商,陆续从中国大陆转移到东南亚,当地需要台湾的技术、管理及经验,更重要的是,台商在当地已有基础,会吸引日本、美国、欧洲的企业,寻找合作的机会。在此情况下,未来台湾和东南亚国家的交流,会更加密切。

我特别想提的是数位方面的合作。无任所大使林佳龙组织了一些民间企业,配合政府力量,专心处理「数位南向」工作,台湾科技产业硬体很强,只要搭配好商业模式及软体规画,新南向的数位转型商机相当有潜力。

医疗领域方面的合作,是新南向另一个重点所在。近期,台湾的医界组成「台湾医疗产业联盟」,有规划前进新南向地区,做了很多事,也发展出商业机会,主要包括:一、从东协找病人来台湾医治,这比较单纯;二、到当地盖医院或与当地医院合作,协助训练当地医生,并发展医疗管理系统,进行服务输出。三、医疗器材出口。但出口这部分,由于医疗产品落地需有人引路,以及符合当地法规、取得认证等程序,仍需要台湾医疗机构先在东协落地,才能把医材出口。

另外,台湾医界和日本医界长期以来,有密切合作的关系,日本对开发东南亚有很强企图心,双方正在洽谈合作,一起进军东南亚市场。

至于教育方面,台湾面临少子化危机,高阶人力缺口要补起来,许多大专院校也招生不足,如能引进东南亚学生来台就读,不仅可解决招生问题,更可培养台湾下阶段所需的高阶技术人才。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要求东南亚学生须具备一定华语能力,才能来台就读,如此限缩选择,好人才进不来,后来建议教育部招收东南亚学生时,可先让他们来学习一年华语,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来台,再导入正规教育体系。

这些来自东南亚的学生毕业后,可变成台湾生产力的一部分,工作几年后再教育,就能提升为所需的中高阶技术人才。

我也观察到,随着生产基地的移动,越南、印度是目前两大重点市场。先说越南,前二年重新洽签投资保障协定,目的就是要让台商安心,东南亚在台学生越南位居第一位,共有一万多名,这些学生以后回到越南,可协助台商经营,也可成为当地企业重要干部来源。随着交流密切,越南的台商组织也愈来愈大,他们对当地市场熟悉,台商前往越南投资均名列前茅。

再来说印度。印度政府高层多次表示,希望和台湾有更多合作,尤其是投资。虽然印度对组装厂投资具有吸引力,但关键的零组件、原料等产业链尚未完全建立,相当程度上仍要仰赖大陆进口,印度希望扭转这样的现况,让零组件从基础做起,向下扎根。

对台商而言,印度毕竟是不熟悉的市场,零组件厂投资规模比组装厂要大得多,短期不容易办到,我们看到组装厂如鸿海、纬创等,都已前往投资,但与印度希望往下扎根的零组件厂,仍有段距离,期待能有更多的合作。

我要强调的是,印度既是工厂、也是市场,一旦克服不熟悉及陌生的商业习惯,台商就完成全球布局的最后一块拼图。台商已在北美、墨西哥、中国大陆布局,如果印度也做出成绩,我们全世界范围内,都立于不败之地。

#台商 #印度 #越南 #南向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