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民进党桃园市长参选人林智坚论文「抄袭」案,儘管台大与中华大学都已表态,一定会依据学术伦理的原则,组织审查委员会加以调查,并允诺会将调查结果公布于眾。但深知其内情的人仍不免忧心忡忡,深恐政治的魔爪横伸入于校园之中,未能公平裁断,都不抱乐观的期待。
台湾官场、企业、学界三者相互联结的势态是绵惙已久的病根,学优则仕,仕优干学、官商勾串、学商互利的情况早已不是新闻,而纵贯其中的,则无非「权」与「钱」而已。官场为领主,企业如天使,学界则有如奴才般,恶性循环,学界要谈独立,谈自主,自然是戛戛乎其难哉了。
北市议员王鸿薇14日爆料,林智坚的亲信幕僚、前新竹市民政处长张力可,于尚未辞去市府职务之前的7月4日,也就是林智坚抄袭案爆发后不久,就已涉嫌与中华大学的教授以LINE通联,「教导」中华大学如何从「法律面」、「契约面」、「道德面」三个角度,为林智坚的「抄袭」案开脱、解套。这就是典型的官、企、学相互勾串的实例。
张力可三个「解套」的层面,是否足以奏效,尚不得而知。但张力可仍有官职在身时,明显就代表着官方,而中华大学的主要出资者,眾所皆知是新竹市鼎鼎有名的商人,大学董事长更是身兼新竹市议员、民进党发言人的李妍慧,官、企、学三方面俱足,而其「教导」的策略,摆明了也就是要中华大学如法泡制,意图向学界下指导棋了。
儘管中华大学校长刘维琪表示他没有接获此一LINE讯息,但LINE也是白纸黑字,张力可的确是有下了这一步棋了,儘管他辩解说是「与老师间的讨论对话」,但这些「老师」或是「老师们」,是否极可能就是即将聘为林智坚论文审议委员会的可能人选?当然就不免让人怀疑是「串供」的了。
林智坚的「抄袭」案是否能成立,其实端看所谓「审查委员」的成员是如何拣选出来的。多数人之所以不敢有乐观的期待,正是因为深恐官场、企业的「权钱效应」下,是早已暗中决定其成败了。为保住林智坚,民进党已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抄袭事证实在过于明显,唯一的途径,显然就是从审查委员的遴聘着手,只要先布下足够的「暗桩」,又何愁林智坚不能轻骑过关?
刘维琪校长说「眼见师生多年努力遭外界误解,感到痛心」,他是个好校长,但如果这一关卡不能谨守,坐视「一颗老鼠屎」予以宽容,到时「坏了一锅粥」,恐怕中华大学的声誉将会更无法挽救了。
(作者为大学退休教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