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相安倍晋三8日在奈良为自民党参议院助选演说时遇刺身亡,牵动自民党内派系重组、内阁改组、修宪走向,以及日美中台在亚太地区的互动与关系。
安倍辞世后不仅自民党内的派系重组,而且也不无可能牵动小幅度的内阁改组。安倍生前是自民党内最大派系清和会的领袖。这次在日本参院改选后的最大赢家岸田文雄首相应会竭尽全力拉拢清和会以进一步巩固在党内的势力。自民党内派系的重整当然也会反映在随后的内阁改组。如果岸田收编清和会的过程顺利无阻自然就没问题,否则就可能透过谈判进行交换关系,包括内阁人事的成员调整与修宪的推动。
虽然日本是否修宪取决于日本支持修宪的自公联盟与反对修宪的立宪民主党等在野政党之间朝野协商的结果,但美国的态度无疑也非常重要。不过,受到俄乌战争、全球性通膨、能源、供应链严重受损等危机的影响,美国总统拜登的支持率目前仅有33%,连民主党内反对拜登竞选连任的都高达64%。因此,基于选举考量,拜登是否会支持日本修宪,不无疑问。
这次安倍遇刺身亡最感忧心的莫过于中国。北京不仅忧心安倍过世后日本右翼势力可能进一步扩张,更呼吁日本应记取歷史教训,不要推动修宪。若是岸田决定暂时停止推动修宪,则日中关系可望进一步改善。在可见的未来,特别是北京宣布「台湾海峡不是国际水域」之后,加上中国机舰不断扰台,又三不五时在台湾附近举行针对性的军演,两岸关系紧张情势可能会不断升高。
蔡英文政府在安倍去世之后,针对安倍对台湾的贡献说了很多的溢美之辞。安倍在一场演说中主张「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是美日安保有事。」他并呼吁美国对台「战略模糊」已经过时,应该改为「战略清晰」,以吓阻中国武力犯台。问题是,这些话如果是他担任首相时所说,意义自然非同凡响,但却是在卸任之后才说,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安倍2012年第二次担任首相后,多次带领自民党在国会选举获得胜利,权力如日中天,但却没有同意将苍龙级潜舰技术出售给我国。2017年美国前总统川普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后,安倍主导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的缔订,但却从未对台湾的参与公开表示支持。
在安倍遇刺辞世后,日本、美国、中国与台湾的政局变化与走向,可能对四组双边互动的关系带来微妙而深远的影响,值得持续关注并滚动式地研拟因应处理的对策。(作者为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系荣誉教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