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本土疫情大爆发,单日确诊人数首度突破万例大关,国内快筛剂却1剂难求,价格更在300元以上,其中,最惹人猜疑的是快筛EUA名单一片「绿友友」,在野党批评图利特定人士赚国难财;大鑫黑心快筛争议更烧出食药署审查机制漏洞,一连串黑箱争议未解,落跑的指挥官陈时中难道就不用面对检验吗?

疫情爆发,国内快筛试剂不是卖太贵,就是根本买不到,民怨沸腾下,疫情指挥中心紧急召开採购会议,徵求厂商供应千万剂快筛应急,却意外打开「绿友友」的潘朵拉盒子。

首先,参与投标的高登环球生医被在野党爆出仅是资本额200万,且前身为小吃店的小公司,却能吃下1700万剂快筛的标案,食药署更是在48天就火速核发快筛EUA,虽然高登环球后来弃标,但仍有多家被质疑是「绿友友」。

其中,争议最大的福又达,获得国内首款家用唾液快筛试剂EUA,此前已有多达40多家厂商申请家用唾液快筛试剂EUA未果,福又达却能在短短数周取得核准,又因福又达创办人是高端总经理陈灿坚,更是受到质疑。

此外,包括贩售黑心快筛遭查办的大鑫公司;前身为游戏公司且引发过劳资纠纷的因思锐公司;谎称拿到美国EUA的白千层直销公司;前身为动物用药公司的弘朗,这些资本额仅数百万的公司,却能轻易取得国内EUA与动辄数亿元的标案,显见食药署的监管机制早已失灵。

面对外界质疑和监督,指挥中心纹风不动,指挥官陈时中甚至呛国民党来投标看看,不要只讲风凉话,还说要告就去告,一付吃定民进党完全执政,司法也无用。

中华民国防疫学会理事长王任贤表示,快筛试剂採购是动用特别预算,因此握有实质权力的人物其实是陈时中,但争议爆发后,陈时中确诊后渐渐神隐,快筛疑云也因供过于求被淡忘。

王任贤指出,在指挥中心成立期间,立委无法调阅相关採购、徵用资料,「这里面有太多骯脏事,几乎等于是合法的贪瀆」,但这些只要随着指挥中心解散就能真相大白,届时都应该好好彻查有谁没做好利益迴避。

资深药师沈采颖表示,快筛争议是发生在陈时中任内,应要在选战中说清楚、讲明白,并向国人致歉,「1个具有真正政治家风范的官员,不会眷恋职位,且对每件事都愿意把关,知错要能改,而不是用嘴硬拗强辩。」

#採购 #快筛试剂 #陈时中 #友友 #福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