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国家长期电力规画的最新电力长期报告出炉,结果却是「哩哩拉拉」,一出炉更立刻被昨天用电量创新高秒打脸,不但比官方今年预测最高负载多出百万瓩,甚至还高过明年预估量。不仅让政府「脸上无光」,也让这份供电报告宣称的供电充裕无法让人放心。

经济部的长期电力供需报告,要做的是长达10年的预估,以提供产业与民眾用电安全。这是一份极为重要的指南,不是玩游戏纸上作业。

细究这份最新报告,不能说没有优点。像是过去大家批评缺电移转到晚上,备转容量率计算却仍以白天为主,经济部这次从善如流,改为都以夜间尖峰用电预测。除此之外,这份报告很多地方都「失真」。

可以被打脸的地方相当多,简单说,这份报告有严重「低估用电成长、高估供电能力」问题,因此最终给出2028年备用容量达到22%的乐观结论。

低估成长方面,这份电力供需报告中的2022、2023年电力尖峰负载,预测为3970、4064万瓩,可是就是昨天,下午用电量就创下4074万瓩新高,不仅超越能源局2022年预测,甚至比明年的估值还高。

而高估供电部分,到2028年,能源局预估供电机组有5228万瓩,比今年多出约1000万瓩,理由是再生能源会成长、还有原先规画建置的燃气发电等。

可是再生能源目标屡屡跳票,像年初经济部长王美花高呼,今年离岸风电会大丰收,有4座风电场併联,结果其中的达德允能风场二度发生水下基础滑桩,现在处于停工状态,何时復工还不知道,今年达标已无望。

其他像是基隆四接还在环评争议,以及台电预计2025、2026年要向民营电厂採购270万瓩燃气发电,至今只有1家中佳电力61万瓩得标,却已被报告算入供电团队中。

如果连最基础的用电负载预估都失真,这份国家级报告,所保证的供电充裕,又能如何期待。

#电量 #供电 #负载 #长期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