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财经杂志报导,大陆财政部统计,2021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人民币(下同)87,051亿元,年增3.5%;但2022年上半年,该项收入降至23,622亿元,比上年同期骤降31.4%。
土地出让金大幅下降的原因,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朱道林分析,2022年以来,新冠疫情、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等影响,让大陆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土地市场需求也有下降。而且改革开放40多年来,已经进入城市化后期,建设用地需求也在下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院长程雪阳也认为,2022年土地收入下降的偶发原因,在于疫情导致多个城市行政部门运行受到影响,房企开工困难,影响了市场信心;必然原因则是大陆的住宅市场已趋近饱和。
从数据看,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2013年的近60%升至2021年的高于90%。程雪阳说,由于地方转型速度太慢,短期内,卖地收入的减少无法通过其他产能的增加来补足,代表地方发展将进入一段阵痛期。
復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兰小欢表示,所谓的「土地财政」,一旦嫁接资本市场,加上了杠杆,就形成了「土地金融」,像滚雪球般愈滚愈大,推动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让地方政府债务愈来愈多。近几年大陆政府也意识到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的问题,对房地产市场推出的多项调控政策一直坚持「住房不炒」基本原则。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