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坚涉嫌论文抄袭之「类丑闻」,令人瞠目结舌之处不只是他们层出不穷的奇怪辩词,也不是「一党救一人」,因为犯罪嫌疑人在铁证如山时还要狡辩,本就只能瞎扯;而民进党在蔡总统兼党主席的力挺之下,全党被绑架而参加瞎扯行列,也不是第一次了。真正可怕的,是许多「一般民眾」居然会把自己的智商与道德降到冰点,相信(或选择相信)那些完全违背常识的奇言怪论。为什么?

因为…「难道你要投国民党吗?」也就是说,因为林智坚是民进党,而攻击他的是国民党。为了让年底桃园市长选举时不要让国民党赢,所以就算林的论文是复制贴上又没加注释,也不叫抄袭。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孩子或学生的作业上,你一定会判定他「抄袭」;但民进党人在选举期间被揭露这种事,就可以不叫抄袭而是原创。只是因为你不要国民党赢。

照理说,即使百分之百支持民进党,爱护林智坚,还是可以承认「抄袭」的。当市长与学位没啥关系,抄袭「小事」只要道歉退学位即可,支持者在年底还是会投给林的。就算民进党「换坚」,推出其他人,绿营铁票难道会跑票?何以要硬拗?泛绿朋友需要每天听这些人诡辩硬撑吗?

其实不是因为他们爱民进党至深,而是太讨厌国民党,所以只要一扯上蓝绿对峙,脑电波的反应就马上是「捍卫绿营」、「不能有利蓝营」。任何简单的真假对错、普世的道德价值,只要在政治对立脉络下,通通丢掉。这种因政治对立而导致的仇恨,掩盖一切事实与道德,正是民主社会最大的危机。因为它使得不同意见无法对话,更不能化解。

民主社会是多元、自由的,所以你可以在政策上偏左或倾右,也能选择统独,蓝绿黄橘各种顏色悉听尊便。然而,在多人共同生活的空间要让这么多「异见」能和平相处,在多元之前仍必须有一些起码的「共同」基础:一是事实真假可以验证,二是有着最低公共道德价值作为共识,这样才能导出第三点,也就是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相互对话妥协。

然而在充斥仇恨的「敌人」、「战争」的心态下,明确的事实与逻辑可以撇一边(没抄袭?),从小到大的道德规范可以丢弃(抄袭作弊是坏事?),当然也就不会对话。「难道你要投国民党吗?」就可以成为支持执政党作恶的一切理由,「让民进党赢」变成不可挑战的最高价值,甚至连台湾基进党候选人都不可以批判民进党。请问,这是「民主」政治吗?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许多民主国家。美国支持更严格枪枝管制的民意已高于5成,但为什么各州仍难推动管制立法?《纽约时报》专栏作家David Brooks就说,只要把这个事情打成「文化战争」,说枪枝管制立法乃是东西两岸的菁英要改变中西部正港美国人的(拥枪)生活方式,那乡村选民就不会支持管制的。也就是说,因为讨厌自由派菁英的嘴脸,所以治安与生命安全也可以放一边了。这种绝对之对立,造成了「后事实社会」的荒谬,却也正是川普崛起,政治无限斗争的土壤。

台湾社会文化对立不像美国那么严重,但统独蓝绿政治仇恨却已掩盖真假、对错及起码的民主运作。走不出这一关,换掉一个林智坚,还有千千万万个林智坚。学术伦理、做人诚信、天理良心,都会成为民主内战的灰烬。

所以,相信林智坚没有抄袭的朋友,请自问一下,您真的信吗?还只是讨厌国民党?如果是后者,那年底投票儘管投给民进党,但请别因此说这不叫作抄袭。(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

#道德 #事实 #林智坚 #真假 #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