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的王姓女士2018年6月好不容易抢到一间预售屋,年底和建商签约时首付100万人民币,原定2021年底完工,但签了补充协议,因不特定因素影响最迟2022年6月交屋。至今房子完工遥遥无期,王女士哭诉,首付几乎用掉所有现金,现在除了付房租还缴房贷,应付家里开销,房子没法落户小孩更上不了学,「要我们怎过日子啊」!
这是今年7月中旬以来,大陆多省市爆发「停贷告知书」的背景。王女士在江西买的是恒大开发的社区住宅,但包含恒大在内十数家大型房企,2020年8月出席人行、住建部召集的会议上被告知,要严格执行负债率的「三条红线」,也就是房产业画定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要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及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若做不到,隔年起将停止所有放贷案。
这不仅是压垮恒大的最后一根稻草,以大陆房企几乎都是拿钱养钱、以钱圈钱的做法来看,等于是要所有房企都断粮,关门大吉了。标准确实很高,治理用重典也有必要,但如此手段,与现实差距实在太大。
受到疫情及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要求「动态清零」的影响,大陆经济近3年下行趋势已很明显。在百业萧条之际,银行资金配置必更加谨慎,「贷款难」成为这阶段的特徵。
其结果,就成了来自全大陆从网上购买河南村镇银行产品的储户,7月10日赴郑州人行支行门口抗议的主因。40多万储户存款被冻结,表面是因「新财富集团」背后为非作歹,但就因地方金融系统与大户、股东拿储户资金长期「体外循环」,市况峥嵘时有钱大家一起赚,但百业萧条时却江河俱下。
同样道理,面临如此形势的大型房产企业,房子盖到一半资金缩手,自然产生「烂尾楼」。不好好善后,早晚必成为严重社会问题。江西这社区是第一个站出来在网上发「停止贷款告知书」的业主,他们期望开发商10月20日前復工,若届时不復工,寧可毁掉自己信用纪录,也拒绝再付贷款。同样发出停贷通知的至今涉及20余城市,烂尾楼也已百来个,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跟台湾不同的是,大陆房地销售都採预售制,这就给了开发商大笔资金做额外运用。虽然地方政府有第三方监督房产资金的制度,但时紧时松,加上地方借债举债严重,买屋民眾就常成为资金链的最终受害者。
网传大陆中央准备松绑相关政策,且向民眾表明「保交易」。希望这样的喊话有效,否则很可能重演2008金融危机时的次贷风暴了。(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