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计总处5日公布7月物价统计指出,由于水果涨幅仍高,部分住宅用电调涨,7月通膨率达3.36%,连五月超过3%,惟涨幅已低于6月。随国际农工原物料价格近期持续走跌,研判通膨率于6月已触顶,通膨压力虽仍存在,但已趋缓。
各类物价指数涨幅略有趋缓,但值得注意的是,与民眾息息相关的外食费年增率来到6.76%,创下167个月、也就是2008年8月以来的新高,鸡蛋年增率更高达37.3%,为43个月以来新高。
综合统计处专委曹志弘表示,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为3.36%,主要是受到食物类的影响,食物类年增率7.18%,「已经贡献了一半的涨幅」。外食费涨幅持续扩大,民眾每天掏出钱包都好有感,曹志弘指出,依照目前情势研判,再加上从去年第四季开始起涨、基期较高,预测外食费年增率高点在第三季的机率较大。
居住类年增3.03%,曹志弘指出,其中电费上涨12.64%,是因去年同期基期低,又今年7月起针对超出1,000度部分住宅用电调涨9%,也对电费涨幅贡献1.4个百分点;另住宅维修费、房租也分别上涨5.8%、2.06%。
展望8月,曹志弘指出,受两大基数相应,包括去年8月电费基期较低,及去年8月遇到颱风、豪雨的天灾导致蔬菜类价格基期高,在电费低基期与蔬菜高基期情况下,判断8月通膨率将持续向下,「但是否会跌破3%,还很难讲」。
另外,7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因石油及煤制品、金属制品、电子零组件,以及化学材料及其制品与药品等价格上涨,年增11.26%,但涨幅已连二月收敛。7月趸售物价指数(WPI)同样涨幅连二月收敛、年增13.11%,其中因燃气、电、石油及煤制品,以及化学材料及其制品与药品等价格上涨,国产内销物价指数8.30%;进口物价指数部分,以新台币计价年涨17.42%,剔除匯率变动因素,以美元计价者,年增10.02%;出口物价指数,以新台币计价年增12.72%、以美元计价年涨5.62%。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