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长陈其迈补选上任后力拚市政,对内整合绿营各派系,连任之路看好,儘管国民党柯志恩急起直追,但空降身分至今难以打入基层,议题战也未激起火花,距投票仅剩百余日,选情仍平静无波,被地方评为县市合併12年来最冷选战。
2010年高雄县市合併后首场选战就备受关注,原高雄市长陈菊对战原高雄县长杨秋兴,及国民党的黄昭顺「三脚督」,最终陈菊胜出;2014年花妈寻求连任,但选前发生高雄气爆,成为她政治生涯一大危机,不料蓝绿激烈攻防下,陈菊仍以99万票大胜对手杨秋兴。
2018年绿营推派陈其迈参选高雄市长,原以为头过身就过,怎知国民党韩国瑜拔地而起,甚至以庶民形象刮起一阵「韩流」,战胜陈其迈成为当年选战最火话题;罢韩成功后的市长补选,绿营趁胜追击,陈其迈也在眾人关注下夺回高雄市长宝座。
反观今年选战格外冷清,蓝营人士坦言,柯志恩并非4年前的韩国瑜,以她的人设要在短时间拉抬声势有一定难度,况且陈其迈也已经不是4年前的陈其迈,无论选战策略、行政资源运用等经验均已大幅提升,柯志恩想要扳倒陈其迈,确实难度不小。
蓝营人士强调,高雄选战会陷入如此艰困状态,其实问题并非出于柯志恩,而是国民党不了解南部选民的生态,党中央一直留有推派「高大上」气质候选人的传统思维,但对重感情的高雄人来说,根本不会埋单,反而会支持比较亲民的候选人。
据了解,陈其迈拥有现任优势,资源分配上甚至特别照顾蓝营议员、里长,拔桩攻势布局已久,就是要让柯志恩在陆战方面寸步难行;对外续以「拚市政」为主轴,被媒体追问选举议题,一贯「以市政为主」回应,刻意冷处理,避免连任之路节外生枝。
政坛分析,陈其迈声势看好,衝高得票数已非必要考量,反倒是国民党从2020总统大选、罢韩、市长补选及4大公投,在高雄连战皆墨,柯志恩必须赶快甩开此次选战的冷气团,否则一旦2年前市长补选的25%低标防线失守,蓝营继续探底,想重新站起来恐怕遥遥无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