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三越近期话题颇多,IPO进程、副董人选等议题,多次成为董事会讨论焦点,也引来外界关心。新光三越董事总经理吴昕阳首度对外表达看法,他说,IPO已通过董事会决议,公司将朝向IPO之路持续前进,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团队带好、营运顾好。
连二年EPS达1.3元
吴昕阳坦言,疫情发生二年多来,整体业绩受到微幅影响,以去年来说,较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入馆人次减少逾10%,但相对来说,客单价也有所提升,开源节流同步进行,EPS仍缴出连续二年达1.3元成绩,展望今年,他的看法相对乐观,营收有望上看830亿元,再创歷史新高。
新光三越董事会做出朝向IPO之路前进的决定,目前股本125亿元,集团本业百货加上转投资大陆购物中心业务、影城、法雅客、苹果专卖店iStore等,整体营业额超越1,000亿元,去年获利EPS1.3元,则与前一年相当。
吴昕阳坦承,上述「算是辛苦的数字」,主要是疫情影响、大陆虽然亏损收歛但仍有压力,尤其去年新光三越因陆续确诊事件,累计停业天数多达30天,能拚出与前一年相当的获利,实属不易,董事会多次表达对营运团队这两年表现的肯定。
至于今年上半年,虽有第二波疫情的干扰,但整体业绩相较去年仍呈正成长,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期相对为低,若与疫情前的2019年比较,来客数虽有影响,但业绩已超越2019同期两位数成长,对下半年景气有信心,儘管还有疫情、通膨与年底选举三项因素,以疫情来说,有可能在9~10月增温卷土重来,公司正在密切观察可能影响;至于台湾年底选举,按过去惯例,影响来客时间多则一个月、少则两个礼拜。而国境虽尚未开放,但名品、家电厂商只要货足配合价格调涨,以上半年业绩达成率100%来看,全年营收增长乐观看待。
提到通膨的影响,他则认为,台湾相较全球影响较小,以百货通路来说,通膨压力绝对有,但感受没那么强,反倒是,也可能出现预期心态下的抢购潮,像日圆贬值时,日本商品进货也进的多,更受顾客欢迎。
吴昕阳说,公司会随时因应变化、弹性转向,是此次疫情所带来团队思维的最大改变。除了疫情、通膨、选举等变数之外,今年还有很大挑战来自去年的五倍券效应,去年与五倍券相关的业绩高达30亿元,因此周年庆期间,要进一步思考如何衝出与去年同期相同的业绩,国境开放前,国人出不了国,还是会在国内购物,一旦国境开放,方向就转为开发国际观光客的商机。
自有行动支付逐年成长
吴昕阳对于连续三年自有行动支付,逐年呈现倍数增长,相当的满意,他说,这印证过去数年来,努力布局经营的数位零售已展现综效,接下来,会针对Y、Z世代年轻消费群,这些原本就不常到实体商场的一群消费者,持续研究他们感兴趣的流行方向、艺文展演,乃至旅游、美食等方面,透过改装与扩点,让此一客群持续的成长。
据吴昕阳观察,新光三越全台15店合计,共150楼层,平均每五年,全台各店就会汰换一次,每年改装高达30个楼层,相当于三座百货公司。30多年来,会开店也会关店,像新竹旧了、小了,只能关掉,今年初,高雄草衙道开出首家「skm park outlets」,而台北东区的Diamond Towers,也预计年底前开幕,发展年轻化潮流化的新市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