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从2019年底爆发,至今已超过两年时间,大家对于戴口罩、入店前扫描QR code、量体温及喷酒精等动作已习以为常,惟这一连串看似日常的动作,背后其实为服务业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对于广大服务业者而言,面对全新的后疫情时代来临,如何发挥更完整、贴心的「新‧常态服务」,不只是拚存活,更要逆转胜!
疫情翻转民眾的生活习惯与消费模式,对于服务业而言,这如同狄更斯笔下双城记的开头名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柯南国际研训部顾问暨「臺湾服务业大评鑑」发言人邓天星观察,新冠疫情爆发已超过两年时间,防疫措施变成日常化,已融入成为服务业的一部分,但也变得有点像例行公事。例如进入商店或餐厅,店员的开头语就是「帮您量个体温」,虽然是量体温,却很没有温度。现在大家都戴着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在这样的情况下,服务业得想办法思考如何开展新模式,让口罩之下的微笑,能够穿透口罩,让消费者感受到。
尤其疫情下,消费者减少实体消费,改为线上购物,业者所提供的服务价值多少受到限制,在这样的新常态生活中,远距服务如何创造全新体验?实体服务如何找回安全温度?成为企业的致胜关键。
由于疫情的关系,让原本生活中垂手可得的服务,发生微妙改变,未来的服务业,必须加入APP、QR code等,强化虚实整合,才能创造出360度全方位的虚实整合服务体验,在看似常态的服务下,找到共存平衡的互动价值,以不变的服务初心,带给顾客更安心便利的服务。
2022年评鑑结果七大观察
由于疫情造成社交隔离及人际互动模式改变,创造全新的零售服务大环境。疫情下,实体服务受到影响,打破时间、空间场域的「远距及全通路服务」日渐重要;但反过来,也因为远距,消费者的体验及感受愈来愈受到重视。根据2022年「臺湾服务业大评鑑」调查结果,我们观察到以下七个现象。
1、线下线上服务板块挪移:原本习惯在电影院观影的顾客,可能开始改在串流平台看电影和追剧;原本习惯逛百货公司或服饰店购物的顾客,可能开始改在网路下单购买,就连百货公司本身都开发美食街外送服务。既有的服务习惯将不断接受挑战、产生变化。
2、品牌忠诚度受严峻考验:由于新的消费习惯,顾客可能选择全新的品牌进行尝试而移转其品牌忠诚,或重新思考对旧品牌的忠诚度。因为远距的消费决策情境,更有助于顾客反覆思考,可以不断搜集资讯进行比对。
3、多管道服务同步互动:过去顾客会选择当下最方便实际、最有效率,以及最能带来安全感的服务管道。但疫情后,不同生活情境都会造成不同管道选择的决策变动,顾客可能在网路下单后,透过电话抱怨,再到门市索取服务补偿或退换购买。因此,服务业者必须在不同管道与消费者同时进行互动。
4、远距服务成未来决胜点:不论是纯自助服务或人工服务,在网站、APP、聊天软体、网路社群和电话的远距服务,将会在顾客服务的领域当中扮演更吃重的角色。服务业者在自助服务方面,必须更优化介面与操作,创造便利快速的服务路径;人工服务则要提供互动温度,并有效率地解决顾客问题。
5、单线决策歷程趋向混沌:现在的消费模式已非单一单线歷程,而是循环往復,多线跳跃。消费者可能在电话询问的当下,正打开社群软体徵询意见;可能在商场浏览时拍照上传时,询问网路论坛进行产品比对或询问口碑。
6、提升服务价值顾客才愿埋单:经济和物价衝击下,服务要确实带来价值,顾客才愿意买单。价值不仅是限于服务或产品本身的效用,而是整个服务旅程的价值,亦即顾客和整个品牌生命周期的互动关系过程中,需要创造出价值感,营造优质体验。
7、全管道体验竞争新关键:打造全管道优质服务体验才能适应全新竞争环境,透过360度全方位包围并满足顾客服务需求,才能经营顾客对服务,甚至品牌的信任感,进而强化与顾客的牵绊以形塑社群归属,达到稳固品牌忠诚度,推动口碑推荐与扩散裂变的效果,真正适应全新竞争环境,提升服务竞争力。
拚提供360度虚实整合体验
疫情下,服务业的新常态,所有消费者接受服务或购买产品,要的已经不单纯只是直接对价的商品,而是整体的感受,包括服务旅程的前跟后,消费者和企业全部的所有互动,都会算在里面,这东西要让消费者感觉到有价值,才会投入。
尤其疫情下,消费者到实体门市是要冒着风险,而且要花时间。因此,期待会特别高,消费者经常是带着远距线上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到现场,同时带着情绪,实体服务因此变得格外重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