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观察现在的年轻学子,当被问到自己的梦想,许多孩子想到的是「希望考上某某高中或大学」、「希望从事什么职业」,听起来是很务实的「愿望」,却也不免会想,他们在考上心中的第一志愿之后呢?成为医师、程式设计师之后呢?

照理说,学生阶段应该是最有本钱天马行空作梦的年纪,何以这些孩子只能把阶段性目标当作自己的梦想?

现实中多数人的梦想会随着各种限制和认知,逐渐被压抑和打磨,逐渐转变为务实的生活或工作目标。那么,是什么样的现实因素抹灭掉十几岁孩子作梦的能力?是怕被嘲笑责骂好高骛远?还是为了专注于每天的学习,没时间去作梦?或者因为未来目标都已经被设定好,根本不需要有自己的梦想?

有句话说「人因梦想而伟大」,是因为梦想代表一种希望,一个让人想要努力的目标方向。梦想自然会有些不切实际,也未必能实现,但努力追求的过程,仍可能累积意想不到的成果,创造出不凡人生,就像带领人类飞向天际的莱特兄弟一样。

我们不用期待每个孩子都有那么远大的梦想,但至少该让每个孩子都有作梦的勇气,再来培养他们追求梦想的能力,这样的下一代才能持续充满希望和活力!(作者为康轩文教集团董事长)

#能力 #考上 #轻时 #作梦 #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