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本土疫情春天爆发,至今累计逾486万人确诊,许多人也在康復后出现长新冠。虽然康復者整合门诊收案仅3000多人,但不少患者分散在各科,根据健保署统计,今年上半年,确诊半年内就医者逾451万人次,主诊断以呼吸道症状居多。专家推估国内至少50万人出现长新冠,但政府未正视问题,等于制造「二次黑数」。
健保署去年底启动「染疫康復者整合医疗计画」,医师可视患者需求,安排各科别医师会诊,不限长新冠个案,解隔半年内有症状都可就医。健保署长李伯璋说,该计画是整合门诊概念,民眾不必挂很多科、付上很多部分负担,目前共122家医疗院所参与,截至8月11日收案3628人。
除整合门诊,康復者亦可至门诊就医。健保署统计,今年1至6月,确诊半年内就医者共451万9376人次,以中医科居多,占20.66%,其次为家医科11.37%、耳鼻喉科9.2%等,主诊断以咳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为主,占15.4%。
《刺胳针》近日刊登的研究显示,约12.7%确诊者康復后出现长期症状,前国健署长邱淑媞推算,国内至少50万人出现长新冠,但整合门诊至今收案几千人,「别人有长新冠,我们凭什么不会有?」去年本土疫情以双北最惨重,只要分析该地区去年下半年健保申报资料应可看到异常。
健保署去年公布新冠后遗症的国际通用诊断码U09.9,但因无针对长新冠的定义,无从统计长新冠个案数。疾管署副署长庄人祥说,医师若未将康復者状况视为长新冠,就不会使用该诊断码,若要从健保资料探究实际的长新冠数,需找专家了解康復后几个月有哪些症状、疾病与长新冠相关,找出对应的诊断码。
不过,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博士李建璋认为不需过度担心长新冠,因尚无特定治疗方式,即使未到整合门诊,同样可在各专科获得帮助,加上长新冠不会传染,不会大量住院而影响医疗量能。「是否诊断为长新冠」仅是公卫统计,医学上没有太大意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