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大于利害,这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底线,也是文明进步的开端。林智坚论文抄袭案吵得沸沸扬扬的期间,一群大学教授和EMBA学生们聊天,几位桃园在地企业主突然说:「老师,您们都从是非来论断选举的胜败,但政治核心讲的一直都是利害。」
企业人士的话让现场静默了许久。我在教授和企业两边游走了20多年,期间也参与一些好友的选战事务,对此沉思了好久:台湾的选举真的只剩下钱?
佛说一音,解者各异,这是变动的常态,也是文明的传递、创新和交流;关键是,存在于一音深处的道德价值不能变。林智坚案在台大学伦会的审查过程中,对于双方都是公平、民主和正义的试炼。然而,现实的状况是,台湾偏狭的民主加上顏色的涂抹,让许多人难以理性沟通社会议题。
大家都在等待桃园市长11月的选举结果,许多大学教授把它视为台湾社会道德和人性良知的一次大考试,相信台湾人不可能是非不分,不相信台湾的选举结构和政治生态都被利益共生链所绑架。
教授们心理的煎熬被林智坚的宣布退选释放了一两天,却又发现歹戏继续拖棚,因为林智坚的退选是不让民进党困扰,并不是为抄袭向社会道歉,他还要寻求行政裁量管道捍卫个人的清白。林智坚的指导教授陈明通下学期不再兼课,守住了学术伦理的底线,但社会后续反应如何仍待观察。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宣布全党挺坚期间,台湾民意基金会的民调显示,多数人赞成林智坚退选,包括民进党铁票仓的台南、高雄;其中最赞成的是桃园市民,62%赞成,远远高过反对的19.9%,其次是台北市,赞成55.5%比反对32.7%。
在台大宣布撤销林智坚硕士学位,加上林智坚宣布退选后,民进党选情风暴似乎已过,但林后续捍卫清白的姿态,随着民进党愈来愈明显的反击行动,是非的直线也可能因政治的干扰而变成利益的曲线。
后发投手郑运鹏上场了。但民进党的郑宝清也看不惯郑运鹏挺坚,而想脱党参选。台湾民眾期待的民主价值本来就不是中共政权的集中民主。民进党和国民党两大党绝对有能力实施参选人初选制,可惜党主席一人意志凌驾一切,搞的台湾选情未演先乱、民主蒙尘,咎由自取。而这场选战对政治人物的谦卑和诚信也是很好的考验。
台湾选举是否「是非大于利害」?还是只剩下钱?这个答案就等人民投票来决定了。(作者为国家公益发展协进会理事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