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仁武校区工程挖掘滞洪池时挖出大量陶片,文史团队估计是平埔族千年遗址,19日前往勘查,强力指责校区开发工程将破坏遗址,呼吁市长陈其迈尽速依法处理;高市文化局则回应,过程若发现疑似遗址,将依文资法相关规定通报并停止工程或开发行为。
高雄市旧城文化协会理事长郭吉清、森林城市协会理事长庄杰任及市议员吴益政等人昨日前往中山大学仁武校区勘查,发现滞洪池开挖地随处可见遗址碎片,要求文化局依据环评结论与文资法停工,同时以考古遗址身分启动调查保护,并开罚违法行为。
高雄市绿色协会及森林协会理事、文史研究员杨吉寿表示,中山大学仁武校区滞洪池土方挖出大量千年歷史的史前陶片,推估是平埔族打狗社在高雄的第4个大型部落遗址,但校方开挖时没找考古学者监看,挖到古物陶片也未依法回报,明显违反环评法与文资法,持续施工更将破坏遗址与古物。
吴益政表示,开始开挖后有发现史前遗址,相关单位应主动做系列调查研究,而发现史前遗址应主动通报,对高雄地区相关的史前研究必须重视。
高雄市长陈其迈说,所有的工程均须依照文资法相关程序来进行,举例来说,若有文资方面的疑虑,即便是已经动工,后续施工也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文资监测。
高市文化局则指出,为求更严谨看待,已请校方后续施工须聘专业考古机构监看。开发单位须依文化资产保存法规定,如监看过程发现疑似遗址或具古物价值者,须依文资法相关条规定通报并停止工程或开发行为。
中山大学回应,2014年4月委托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专家李坤修针对仁武校区基地及周边500公尺范围,判读文献资料并实地调查,在基地内并未发现任何经登录或未登录文化资产,但于基地外南侧与西侧均发现史前陶片遗留。
校方强调,该校相当重视文化资产保存,日后工程开挖将以更高标准委托专业考古机构办理监看,一切依文资法办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